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的社论说,牛年开春第一件事就是抢救失业大作战!“行政院”这个年过得不轻松,年后立刻推出“振兴经济新方案”,预计在新年度投入3千亿预算,创造至少15万个工作机会。“行政院”的提前备战绝非过度忧心,事实上,从开年上班日第一天,全台各地就业服务站就人潮大爆满,可以看得出,牛年欲转乾坤,挑战有多严峻。
社论说,同一时间,会期开始的“立法院”,以扮仙班唱戏揭开序幕,“立法院长”王金平以玉皇大帝的姿态现身,平日议事攻防激烈的朝野“立委”也偃旗息鼓,个个开开心心地穿起戏服,位列“玉皇大帝”身边,一片荣景,一片新气象。这群形同“部会首长”的“国会议员”手握政策预算法案大权,但愿朝野“立委”果能如仙界照顾众生般,苦民所苦,对攸关民生的法案预算和重大政策,扬弃蓝绿之见,尽速通过。
无可讳言,“行政院”推出的小型工程振兴经济方案,只能救急、不能救穷,但以目前全球景气低迷,各国各地政府无不以抢救失业作为最大的施政核心,此时或许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长远的规划和计划,只能先救急再救穷;就像年前发放的消费券一样,谈不上救经济,只能先刺激消费,让景气不振的恶循环能有一时纾缓的可能,事实上,尽管消费券从动议到发放,民间各种仁智之见不断,但从结果来看,消费券确实发挥了刺激消费的功用,甚至因为首长带动花消费券、捐现金,部分社会团体也在这一波获得不少捐募款项。
社论说,不同于过去的扩大内需方案交由地方政府自行招标发包,所有的补助通过当局之后,还得再经过地方议会审查,旷日废时,直接影响地方中小型工程招标发包作业,也使得预算很难短时间见到绩效;这一回,“行政院”直接由“中央部会”编列预算,再委托地方政府办理,流程上省掉地方议会的中介,换言之,关系到“振兴经济新方案”能否加速推动的就是“立法院”的审查了。“立法院”上会期末挑灯夜战通过数项预算案,让“行政院”开春就能整合这些计划,释出庞大的工作机会。
从数字上看,实在看不出来这15万个工作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但是,既已有预算,“行政院”要做到的就是精准地盯牢地方政府的效率,不要再让“中央”的美意到了“地方”却完全行不通,尤其要避免分赃式的资源分配,让失业劳工的权益受损。
从“行政院”的规划来看,这一波以小型工程为主轴的抢救失业,因应的是蓝领工作者的需求;至于下一波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危机,则在一周内要提出方案,原则上同样由当局挹注经费,由“国科会”等单位提供研究助理的工作,坦白讲,这些职务能让多少大专毕业生安安心心地长久待在工作岗位上,还很难说,但是,同样的此时此刻只能先救急,在经济复苏的循环来到前,让日子好过一点点。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所及,使得全世界面临大萧条年代之后最严酷的经济低迷,关厂裁员潮如海啸般,无一地可幸免,“政府”成为挽救危机的最重要柱石,当民间失去经济动能的时候,只有“政府”能扮演发动机的角色,促发新一波的景气循环,而谈到“政府效能”,显然不能只是行政机关而已,作为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监督机制,“立法院”同样重要,监督除了为民众看紧荷包外,紧盯时效也很重要,特别在这么艰困的时候,紧盯时效可能比看紧“政府”编列多少预算更重要。
社论最后指出:抢救失业得要全体民众动员,“行政院”要快狠准,“立法院”要体会民众最急迫的需求,把政治议题摆一边,民生法案得先上阵,更重要的,所有就业人口得自己救自己,这年头,不要再想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只能卯足了劲,埋头打拼,先抢进工作轨道,再思考如何换轨,把自己的一份饭碗当成刺激经济的一环,让大家一起加速脱离低迷不振的景气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