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台湾公私立单位似乎都已恢复正常上班上课。放眼今年,台湾“五都”市长选举将于今年产生,这个重大的政治工程,将会牵动或冲击台湾内政,特别是两岸关系。
台湾《新生报》今日社论指出,在内政方面,“五都”选举当然会牵动朝野两党的政治势力的消长;而在朝野两党惯性的以选举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中,将一如往昔的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和资源,甚至会重新操弄一些政治符号和话语,激化竞争甚至某种对立意识,以达到政党所要的政治目标。在这些政治符号和话语的操弄中,两岸关系领域,将不再是所谓纯粹的经济议题,而会被蒙上浓厚的政治烟硝味,让广大的民众更不知其所以然。
两岸关系中的任何议题,从来都不会是纯粹的、单纯的经济或文化议题;因为朝野互动的敏感关系的渗透冲击下,两岸的议题都会被复杂化,其中尤其是涉及到要签署综合性的协议,其过程的复杂性,是不言可喻的;因为这样的议题,将被激化成政治认同意识的对立,一被这样激化,民众就不再能平心静气的去看待两岸的议题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当局早就应该绷紧神经,去争取议题的主导权,而不是等议题已经被激化了,才想要亡羊补牢。
社论指出,要争取议题的主导权,并不只是互相耍耍嘴皮子,斗斗嘴,或动员民意代表在议场上互骂或上演全武行,这样做终究会让民众厌烦。所谓主导权的争夺,关键在于争取民心,或者说,让民众有感觉,对他们有利,照顾到他们,不只让他们有尊严,而且让他们可以过得更好。民众或是所有人,都要过生活的,如何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或过得更好,这是最高的无可替代的律令或目标;任何政策,特别是两岸政策,只要让民众感觉符合这个律令或目标,他们的心就会倾过去。
社论最后表示,当局要让民众能支持两岸政策,必须让民众确切知道这些已经推动的政策或协议能够如何产生或何时产生帮助或好处。尤其是,当局应该推动对民众更直接有帮助的政策或议题,让民众直接感受到政策对他们的好处。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