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台湾专栏作家公孙策9日在台海网发表周记文章指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将她在新北市选举得到的补助款,捐出新台币2千万元,成立民进党的两岸智库。这可能是民进党创党以来最明智的一项举措,因为民进党的致命伤一直就是主张“台独”,而具体的作为则是“逢中必反”──这与潮流相悖,所以始终不能得到多数选民的认同。
全文摘编如下:
民进党最大的课题一直就是“如何做到台独而不反中”。这个问题诚然难解,但事实上,民进党一直就没有想要认真去寻求解答。或许深怕最终答案是“不可能”而根本不去碰,但无论如何,民众认为“不去碰”就是“没诚意”,民进党因而始终陷在进退不得的窘境当中。也因此,成立两岸智库,是该党创党以来最明智的举措。
可是,蔡英文又说,智库只会建立框架,不会把话说死,重要的内容交给“总统”候选人去填充。听到蔡英文说“留待总统候选人填充”,之所以一愣,也是认为“此法当败”。
候选人的心理总是脆弱的,任何一个反对的声音,都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而“独派”在民进党内一向都是强势的,人数不必是多数,但制造出来的声音却可以成天价响。于是他们在初选时,必然会营造出一股莫大的压力,让候选人非得迁就他们不可。简单说,“独派”总是能够“绑架”候选人,尤其是“总统”候选人,而一旦绑住了“总统”候选人,也就绑住了民进党。
在这种一直以来的游戏规则之下,哪个“总统”候选人能够撇开“独派”的压力,而提出他心中认可的大陆政策?
蔡英文捐了钱,成立了两岸智库,却将“填入内容”的最重要工作,交给被“独派”“绑架”的“总统”候选人,岂不是“此法将败”?简单说,未来的“总统”候选人提出来的两岸政策,万一与智库研究出来的“框架”相左,又岂不是白研究了?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种可能:蔡英文只是做个样子,做出一副“有诚意改善民进党与共产党关系”的样子,而智库也只是一个幌子,其目的就只是要弄出一个完全没有实质的“框架”,其目标则是获取中间选民的认同。但,这样就能掩尽天下人耳目吗?
如今的两岸,开放往来以久,来去方便如“一日生活圈”。如果想要用模棱两可的“框架”,企图掩选民之耳目,未免一厢情愿。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