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式上,东风-26弹道导弹首次亮相。当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资料图片)凡宋/摄
在“9·3”阅兵中亮相的东风-26弹道导弹,出乎中外媒体预料。不少相关人士追问:在已经研制成功被称为“反航母利器”的东风-21D之后,中国又接着发展东风-26是为啥?
核常一体,机动发射
与东风-21D相比,东风-26的鲜明特点是核常一体,即同一个弹体,既可携带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对敌实施常规火力突击。这种以“不换弹体换弹头”,实现核常快速转换的方式,对于奉行积极防御国防政策,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两不”核政策,拥有用以自卫反击、数量不多的核武器,但又面临多种安全威胁的我国而言,极具战略意义。
首先,在我核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作为中程弹道导弹,通过临战临机换装核弹头,可适需形成远程与中程、战略与战役相衔接的核威慑、核反击能力。
其次,在我坚持和平发展、不与强敌劲敌搞军备竞赛的情况下,它作为常规弹道导弹,可通过无依托机动发射,在内陆较大地域范围内对进犯之敌的陆上固定目标和海上移动目标实施常规火力突击,可进一步提升陆、海、空联合火力打击能力。特别是可与靠前部署的水面水下攻击力量和舰载、岸基、空战力量一道,对敌大型水面舰船实施远、中、近一体打击和陆、海、空一体打击。
相较于井式发射和阵地发射的弹道导弹,东风-26的另一鲜明特点是无依托机动发射。过去的陆基机动发射,无论是铁路机动还是公路机动,都要预设发射阵地。虽然战前、战中可实施大区域机动,但机动目的地都是预设的发射阵地。由于预设发射阵地数量受限,容易暴露,一旦被毁,就会造成“有弹无阵地”而难以发射的被动局面。且这类导弹在预设阵地的展开和准备用时较长,对于打击“作战链”运行节奏快、机动性强的进犯之敌不是很有利。
而东风-26的无依托机动发射,既有高度机动性,又对发射阵地没有严格要求,既有利于导弹力量隐蔽机动、全域机动,又有利于作战单元快速展开、快速发射、快速转移,使导弹力量的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尤其是对水面舰船这类时敏目标,一旦捕捉其机动信息即可临机打击,使其“避而不及”。
以快制慢,是现代一体化联合作战基本制胜机理之一。东风-26所具有的快速核常转换、快速公路机动、快速发射准备、快速转移脱离等诸多“快字当先”性能,适应的正是这一机理。也正是这样,它更有威慑力、实战力。
固体推进,模块设计
东风-26之所以具备诸多“快字当先”“灵活机动”的性能,是因为它大量采用了能予支撑的新科技。
第一是固体推进。液体和固体,是现有的两种导弹推进剂。液体推进剂的生产、储备技术较成熟,多用于战略战役弹道导弹。但液体推进剂腐蚀性强,不适宜长期保存于弹体。因而该类导弹需依托相应阵地在发射前加注,这样它的发射保障相对复杂、准备周期相对较长。虽然固体推进剂的加工生产工艺要求高,但成品可预装于弹体,从而简化发射准备,仅依托简易阵地或不依托阵地就可发射,使技术状态完好的导弹具有较长的战备期。
第二是模块设计。东风-26是东风系列导弹的新型衍生品。除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对弹头载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等进行了整体优化,还着眼提高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对导弹结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较突出的就是一个运载体可适配多种战斗部。既包括核常两种弹头,也包括以不同毁伤机理打击特定目标的多种常规弹头。如对机场、港口等面状目标进行毁伤的侵彻弹,对掩体、洞库等坚固目标进行毁伤的穿爆弹,对指挥机构、计算中心等电磁目标进行毁伤的云爆弹等。这样的“一体多弹”,使东风-26能对多种目标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
以攻助防,应对挑战
随着反识别、反拦截和高集成等技术发展,战略战役战术导弹的机动性、突防性、精确性普遍提高。通过技术升级和融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信息体系,东风-26的综合战技性能不断提高,堪当“以攻助防、应对挑战”的重器。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仍处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但世界上特别是亚太地区的一些“异动”,也确需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近年来,随着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和“空海一体战”,不但“有说”还“有做”,这使得域内安全对话和磋商一再被“搅局”。一些国家不顾中国为亚太安全与发展所作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变着花样、反反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反对,蓄意制造了南海“仲裁”和“巡航”等闹剧。这些由“动口”向“动手”的新变化,不仅挑战中国领土和主权安全,还向中国社会输出了“负情绪”。
虽然美国为平衡军种利争、弱化“热战”色彩、降低“对冲”风险、谋取“道义”加分等,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的包装,但综合信息显示,其“基于热战”“分化地区”“破坏稳定”等原构想和计划并未实质性改变。反而以“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保证公域航行权不被改变”等为旗号,加紧推进了相应准备。比如,五角大楼正将航母、核潜艇、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等60%的海军兵力调整部署到亚太,整合海基、空基、天基等力量构建“联合打击特遣队”;既用政治胁迫、经济拉拢、外交施压等手段巩固原有军事联盟,还以军援、联演等方式威逼利诱一些国家成为军事联盟准成员。
如此“自唱+合唱”“动口+动手”“接触+遏制”“明里+暗里”的招式连环上,又怎能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对美国所谓“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的口号深表怀疑?
于是就有分析指出,东风-26的射程是东风-21D的两倍,其打击范围可以延伸到第二岛链,甚至联想到美“空海一体战”构想,给东风-26封了“关岛速递”这一极富想象的别称。这其中,固然有对中国军事能力提升的合理期盼,但中国研制包括东风-26在内的有限进攻性武器,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和平与发展。因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深知,“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战”。没有符合战争形态演进规律的军事能力,再真诚的和平与发展心愿,再令人看好的和平与发展进程,都极有可能因为不能“止战”而被残酷中断。
但“矛”与“盾”、“攻”与“防”总有对立、演变与突破的过程。同任何其他武器一样,东风-26的技术特质决定其在作战使用上也有局限性。比如,不能载弹投弹重复使用,单次使用成本高,打击对象多限于高价值目标;运载、推进、制导、弹头等集成一体,单装造价高,总保有量受限;运行侦、控、打、评“作战链”有赖其他力量提供打击目标和打击效果信息,作战体系的完备度、发射单元的融入度等对打击效果影响较大。尽管如此,一些外国媒体还是以其“改变战争游戏规则”为佐证宣传“中国威胁论”。这其中,虽含“戳到痛处”怕“深扎”的自然表达,但更有“棒杀”不成则“捧杀”的企图。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一支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大国军队,既要正视其作战使用的局限性,不以拥有若干这类武器而自满自夸,更要看到其所具实战和威慑的特效性,继续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上坚持“敌人怕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 (军事科学院 王长勤 方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