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瑞雪:日本三菱在美国向二战劳工道歉有失偏颇
图为三菱公司两名高层(左侧两人)与二战美国士兵握手。(资料图)
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外部董事冈本行夫22日表示,愿意向二战中受奴役的中国劳工幸存者及遗属道歉和达成和解。本月19日,冈本行夫和三菱多名高管在美国向二战中遭强制做苦力的美国战俘幸存者道歉。新华社记者白瑞雪点评,之所以关注这条新闻是因为二战期间被奴掠到日本的劳工绝对不只是有美国人,中国是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
有专家研究认为,日本全面侵华期间,日本共强征奴役了中国劳工1500多万人,甚至更多。日本政府自己的报告也显示,仅仅是被强掠至日本本土的中国华北劳工就多达4万余人,其中在三菱矿业做苦工的中国劳工有3765名。日本媒体也宣称这一举动是日本再次承认历史错误,迈出战后和解新的一步。
而我们看来,置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受害国的诉求不顾,唯独向美国道歉,显然是日本政府亲美政策的结果。很难说这是对战争罪行的真诚悔恨,还是政治讨好的工具。
三菱公司这种选择性的道歉和双重标准,让人没法不质疑道歉者是否真的有诚意。如果日本在强征劳工问题上,发自内心的正视历史、反思错误、反省战争,他们应该一视同仁。向美国、中国、韩国,等所有受害国的受害者道歉。这种选择性道歉是和日本政府这些年来否认美化侵略历史、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强行通过安保法案等等一系列举动紧密联系的。
这次道歉引起了中韩等国人民不满之后,三菱公司的一位高管在22日又表示说,“如果有机会我们愿意向其它国家的劳工做出同样的道歉”。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还是遮遮掩掩,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劳工在内的二战受害者,要求日本政府和企业谢罪赔偿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道歉的机会一直都在那儿,但是日本方面从来没有拿出真诚的、实际的行动。
十年前,记者白瑞雪采访过花冈起义的领导人耿谆,他在抗战期间是中国军队的连长,被俘后与900多位中国军民一起被奴掠到日本秋田县花冈的铜矿做苦功,期间将近一半人虐待至死,其他人不堪凌辱,在耿谆的领导下起义。
在他讲述回忆历史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起义的日子本来是定在1945年6月27日,但是当天值班的看守是两位平时比较同情劳工、经常偷偷送点食物的日本人,为了不误伤任何一个对中国人还心存善意的日本人,耿谆和同伴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起义推迟了三天,当然起义失败了,150多人被杀,作为带头人的耿谆也被日本法庭判处死刑,但他幸运等来了日本的战败。
在2000年,花冈起义受害者和日本人打了十年的官司,日本给出一个所谓的“和解结果”设立花冈和平基金。但是耿谆不接受这个和解,因为日本方面特别指出,“本基金的捐出不含有补偿、赔偿的性质,对谢罪不负法律责任。”这个所谓的和解不是道歉者应有的态度。
2012年耿谆已经去世,今天大家还会想起这位有傲骨、风骨,有一颗勇敢而仁义的心,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可惜的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和更多已经离开人世的受害者们,并没能等来日本一句真诚的道歉。(白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