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子·九药》中写道:“人不明于急务,而从事与多务、他务、奇务者,穷困灾厄及之。”意思是,对于当务之急不明了,而去做那些繁杂事务、无关紧要的事务、新奇的事务,这样的人,会遇上穷困和灾难。此言值得认真思量。
对军人尤其是各级指挥员而言,急务就是增智精武强能,就是谋战思战备战。一名军人,如果丢掉主业谋副业,丢掉急务做虚功,能打仗、打胜仗就成了一句空话。
战争准备实打实,战场对决硬碰硬,绝不允许做虚功、出虚招。把心思用在与打仗无关的事上,不把亮剑的本领练强、不把打铁的骨架铸硬,一旦遇到强敌,只能遭遇失败。
翻开战争史,军人不明急务而遭灾厄的例子比比皆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不谋打仗,谋起了财和色,很快战败灭亡;八旗兵入关后,不练骑射,练起了提笼架鸟,变得不堪一击。甲午海战的失败,也与一些指挥员不积极备战练兵,只耽于做生意、争官位有关。
观历史,照现实。处于和平年代,少数官兵、尤其是个别指挥员也存在不明急务的问题。有的搞“多务”,没把心思用在练兵上,而是花在“五多”上。有的喜“他务”,不去钻研兵法韬略,却沉迷于古玩、字画、玉石;有的谋“奇务”,搞“恃才而多事”那一套,左一个“想法”,右一个“创见”,净搞“面子工程”。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投向不同结果就会不同。粟裕的最大爱好是看作战地图,徐海东一辈子“对打仗有瘾”。明急务,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当下,国家安全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严峻性。如果不把打仗当作急务,不想着当明天战场上的明白人,而是“把刺刀插在地上”,关键时候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就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就要背负历史责任。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务,兵之事也。导弹司令杨业功,弥留之际不停地喊:“一二一,出发!”北宋将领宗泽,临终前连呼:“过河!过河!”中兴名臣左宗棠,离世前大声疾呼:“整队出战,我要打!”他们的务战精神值得学习。我们只有把打仗当作急务,一丝不苟钻研战争,一门心思准备战事,一腔热血投身战场,敢于担当、担起所当,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总参政治部 杨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