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在苏联时期就能买瓦良格舰 但缺资金

时间:2015-02-02 15:16   来源:环球网

资料图:辽宁舰飞行甲板示意图。

  资料图:辽宁舰飞行甲板示意图。

  据俄罗斯卫星网1月28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不久前连载了商人徐增平有关中国从乌克兰购买未被建完的“瓦良格”号航母过程的文章。系列文章立刻引发中国媒体的关注。很快,该文被译成中文并在很多互联网站上登出。

  这段早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吸住世人的眼球。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为“卫星”网站撰写了有关“瓦良格”的文章。文章对购买该航母的早被俄罗斯专家所熟知的过程进行了描述,但其若干细节却有别于中方的版本。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对“瓦良格”的认知要早于徐增平,甚至可追溯到苏联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苏两国恢复双边关系后,军事技术合作也很快展开。苏联解体前,中国朋友就已经了解到苏联的航母设计,同时,也熟知了包括苏-27K(后来的苏-33)在内的舰载机。

  当时,因中方缺少必要的资金,有关航母的协议谈判一直举步不前。中国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为空军购买苏-27和其它重要方面。原则上说,苏联当时向中国出口航母的政治障碍已不存在。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立马停止建造,而航母本身也被封存。徐增平文中述及,航母发动机已经安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其实,在“瓦良格”停建之际,不仅动力系统已经各就各位,而且可以说,船上67.7%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比如,机械锅炉体系已经装完,电力供应已能接受,而且可以进行系泊试验。

  “瓦良格”号主动力系统安装完毕,一方面给中国首艘航母入列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不少问题。该舰主汽轮机动力装置与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雷同,对于上世纪80年代来说,其先进性已显陈旧。它的结构有很多问题和限制,总体来说,可靠性极为低下,这一点,从“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航行实践就能看出。

  大家都知道,中方在大连港对“瓦良格”航母部分主动力系统进行了拆卸,其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研究,也许也是为了对其进行完善。暂时还无法了解,中国专家在这方面有着怎样的进步,目前的“辽宁号”动力系统可靠性和完善性能有几何。但已被外界所知晓的是,“瓦良格”号供应给中国,以及文件呈交、设计局和工厂专家的参与,都加快了航母入列中国海军的步伐。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