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各方面的救援力量正在积极参与云南鲁甸地震的救灾抢险。地震有别于其他灾难,必须理性梳理灾难救援中的繁杂关系,正确看待主角与配角、黄金72小时等重要关系与概念,才能更好地承担地震救援这一使命。
第一,别让救援者成为主角。地震灾难中的被救援者是灾难救援的主要对象,是灾难救援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以人为本科学救助观的主要体现,故灾难救援的主角应该是被救援者。灾难救援绝不是救援者给予被救援者的恩赐,更绝不是救援者追逐名和利的市场。诚然,在以往数次地震中,救援过程中谱写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灾难救援诗篇。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果救援者成了主角,那将是对科学救助观的扭曲。媒体和舆论不妨更多地关注被救援者。
第二,未来要强化“立体”救援。平面救援通常是由陆路运输方式开进,在相应灾区地域内开展的救援活动;立体救援则是在充分调动多种途径,包括陆海空三种运输方式在内的全方位救援活动。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初,由于通信联络、陆路交通中断,平面救援工作的展开往往会遭遇巨大阻碍,势必影响各项救援工作的及时推进。
因此,当人们一方面积极抢修陆路,打通陆上绿色急救通道的同时,另一方面,需要紧急调配启动空中或水上营救措施,迅速探知灾情;并直接将救援器材、食品、医药及专业救援队员空降或水运到地震灾区,以协同地面救援履行好综合立体救援的重任。
第三,别再强化72小时黄金救援。根据国内外灾难救援的现状,统计学分析显示在灾难发生后72小时内获救的受灾者人数居多,生存概率高,“黄金救援时限”由此而得名。不过,随着避险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人们对灾难性事件的预先防范(准备个人应急包等),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自己,诸多案例表明在灾难的废墟中生存的时限被放大延长,超过72小时的“超长救援”时限已成为可能。比如,在孟加拉国的大楼倒塌事件中,一名受困于横梁和大柱间的女性,因身边有食物和水在坚持了16天后被成功营救。
当我们今天不断强化72小时黄金救援时限这个概念时,有理由担心受灾者会不会放弃等待被救援的希望?非专业性的行政决策者会不会因此而被误导?这些不利于落实灾区以救人为第一的基本要务。灾难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救人,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72小时,超长时限的救援是为受灾者创造最大可能生存机会的先决条件。
地震救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如何客观看待历次灾难救援的优劣,摸索出灾难救援的内在规律与外在形式,需要人们深入思考历次灾难救援中的得与失,以此推动灾难救援全面科学发展。(王立祥 作者是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中华灾难医学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