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抢救经济远比军购不断加码重要

时间:2009-03-17 11: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首次“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QDR)昨天公布,将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列入台军联合战力方向,除了规划缩减台军编制,确保防务预算不低于生产毛额3%外,相对提出数目庞大的军事武器装备采购构想,是否会成为台当局财力难以负荷之重,引起外界忧心。

  台湾《中华日报》今天对此发表社论说,台湾“国防法”去年修正,明定“国防部”应于新任领导人就职后10个月内,向“立法院”提出“四年期国防总检讨”,目的在促使每届领导人审视“国防政策”,并将“国防部长”的“国防蓝图”与战略构想体现于具体的政策中;其范畴包括“国防组织”、兵力结构、全募兵制、战略规划、军备发展、人才培育、财力运用及战力发展等面向,勾勒未来“国防”转型目标,也策订台军必须发展的战力。

  这种做法,显然仿效美国“四年期国防评估报告”,取代以往每两年出版一次的“国防报告书”,使此类讯息更加公开透明,不能再以机密为由对外隐瞒,出发点当然甚佳。不过,总检讨报告却有相互扞格之处,亦即:在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前提下,台军员额编制显然与武器军购出现“不对称”问题。“国防部”一方面强调,衡量人力与财力可支持范围,以2014年底为期,全面实施募兵制,将台军编制由目前的27.5万人规划缩减为21.5万人为基准,以达到“小而精,小而强”的建军目标;另一方面又抛出金额几乎天文数字的军事采购构想,如此自相矛盾,实在有待商榷。

  社论分析:就“国防政策”而言,目前既采取“守势国防”,以“防卫固守,有效吓阻”为战略构想,何以还要购买攻击性武器?例如具备电子战、匿踪功能、空中加油、短程起降、视距外攻击、对地精准攻击能力的F-35型战机,其费用昂贵,每架约6千万美元,完全不是“守势国防”所需。

  再从财政考虑,巨额军购必然排挤其它预算,特别是全球正面临金融海啸,台湾经济衰退、百业萧条,包括振兴经济、强化福利或抢救失业需费孔急,而且在施政顺序上绝对比军购优先;在此情形下,为什么不能减轻军购耗费,将部分军购经费用在解决民生困苦上?试问:日本与荷兰不就因景气不好而取消购买爱国者三型飞弹? 

  整军备战诚属必要,不过台湾需不需要以军购来向美国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应是仁智互见。审诸美军会不会协防台湾,美方一直不肯明确表态。美国考虑的是其战略利益会不会受到威胁?一旦开战之后美军会有多大伤亡?而非台湾买了多少武器,军购因此不等同给付“保护费”。更须厘清的是,两岸关系已经逐渐缓和,双方甚至有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构想,台湾纵然需要具备一定的防御力量,但显然不再需要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两岸军备竞赛。

  社论最后说,我们肯定“国防总检讨”提出前瞻性的观念与政策,但对军购不得不提出诤言,因为投资和平比投资战争划算,抢救经济比采购武器更重要,当局财政困窘,应该苦民所苦,把有限的预算用在刀口上,怎能恣意扩大军购规模?


更多精彩评论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