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9日社论指出,去年5月,柯文哲铁腕勒令大巨蛋(多功能体育馆)停工,许多柯粉为他的魄力大声叫好,当时其民调满意度高达6成。478天之后,柯文哲在扬言“解约”的大限日突然松手,同意远雄续建,此刻其民调已跌到3成许。一个市长如何蹧蹋自己的魅力、蹂躏选民的期待,柯文哲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这对上任百日即民意疲弱的蔡当局而言,也是有价值的一课。
柯文哲在解约前最后一刻打住,原因无他,只是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生命。试想,一旦台北市政府和远雄断然解约,双方进入漫长的诉讼,柯文哲的命运就要跟大巨蛋绑在一起,与之俱沉。其间,除了可能产生巨额的诉讼赔偿,包括废墟状态的大巨蛋破坏城市观瞻,并带来公安威胁,这等于柯文哲的政治生命要终身吊挂点滴了。尤其,市民期待大巨蛋的希望落空,柯文哲每次现身都会挑起民众的议论,每笔赔款都将遭到市民咒骂。想到这些,柯文哲能不收敛狠劲吗?
无论如何,历经478天的对峙,台北市政府和远雄在最后一刻各自煞车,没有演成火车对撞的局面,仍是让人欣慰的结局。这至少显示柯文哲仍未丧失最后的理智,知道后果难以承担,因而仍想挽回民心,放下自己的任性。对远雄而言,经过这番“全民公审”式的讨伐,也应该深切体会人民对建商财团“寸金必争、寸土不让”的恶感,而应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完成大巨蛋工程;如此,才能洗刷受伤的形象。
回顾台北市政府和远雄的对峙,最后虽打开僵局,也不过是回到原点,市民却已饱受一年半的煎熬。如果知道这是必然的结局,为何双方不能早日各让一步,却非要打到头破血流,一方声望坠谷,另一方财务重担拖磨?有人说,这是“亚斯伯格症患者”对上“固执老人”的必然结果,这样的形容不失贴切。但如果放到公共事务的架构中来谈,一件公共建设案,竟会演变成两个顽固者之间的战争,其实也反射了台湾政治被高度“个人化”的病态,才会让个人性格因素凌驾在制度之上,让合约、法律规范、协商制度都落得无用武之地。
其中,柯文哲的自傲,显然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从柯P一开始锁定“五大弊案”穷追猛打,就显示其心态偏差;在其他四大弊案无疾而终之后,他只能紧咬远雄不放,以撑住自己逞强的颜面。尤其他翻脸如翻书的性格,每次见面都要刻意贬损对方,每次谈判都要设下不可跨越的前提,根本就不留给对手任何妥协、转圜的空间,自难免激出对手“与汝偕亡”的心理。直到昨天,柯文哲还说,希望市民朋友再给大巨蛋一次“重生”的机会。事实上,根据民调,有5成5的民意支持续建;而一直要扼杀大巨蛋的,则正是柯文哲本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大巨蛋从“解约”逆转为“续约”的大惊奇,竟传出是柯文哲“力排众议”的结果;亦即,其幕僚群皆倾向解约,唯独柯P决定转弯。这不禁教人纳闷:当整个幕僚团队竟变得比柯文哲激进、好战,这些官员是否还能提供市长务实的建言?或者,他们甘愿把自己的专业良知抛在脑后,只是为了讨好柯文哲?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台湾“政治个人化”的病态:整个台北市政府被市长一个人牵着走,各局处的专业分工全都失速停摆;甚至连议会的民意监督也晾在一旁,自我矮化。何其可悲!
硬拗478天,柯文哲只换得自己的声望坠谷,可谓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被践踏的制度,被愚弄的民意,被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台北市民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很难说柯文哲能从这一课学到谦卑,但市民至少应学会戳破民粹神话吧!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