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牵强附会掰个借口 海基会“排蓝”要排啥

2016年08月08日 07:0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台湾海基会近日召开董监事会议,董事长人事案一如外界所料付之阙如,但补选部分董监事时却风平浪静中暗含波澜。以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和台湾“中央日报”网络董事长身份列名董事席位的苏起和张荣恭,会议结束后已不在海基会网上公布的董监事名单中。有台媒爆料,两人任期未满,是遭台当局负责人蔡英文办公室点名“被请辞”。随后,蔡英文办公室却出来澄清没有干涉云云。这种政坛罗生门,一如台湾新当局的政策“发夹弯”,是此地无银还是无风起浪,背后动机启人疑窦。

  掰个借口

  据透露,苏、张二人本届任期到明年12月。陆委会原本无意提前辞退他们,因为任期届满即可自动离任。然而在会议一周前,二人收到董监事会的开会通知后,剧情出现转折。陆委会副主委张天钦、海基会代董事长陈德新等紧急拜会并当面告知二人,蔡英文办公室点名将拔掉他们的董事职务,借此腾出位子由“时代力量”及亲民党政党代表递补。

  苏起乍闻将“被请辞”时,并未当场点头,几经思考后,电告海基会表示愿意配合,海基会旋即将辞呈传真给苏起签字。张荣恭的境遇与苏起相同,在签署辞呈后,两人都未再现身海基会。

  整个过程复原起来并不难,就是由蔡办主导操盘,交由“海陆两会”办理,中间满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味道。当媒体闻风有鼻子有眼地报道出来后,蔡办却有模有样地出来予以驳斥,称报道并非事实,董事人选是属于海基会内部事务,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不会干涉云云。

  苏起、张荣恭倒是大度、敞亮得多,表示“以平常心看待”,需要让就让出来,尊重并配合“政党轮替海基会董事增加政党代表的安排”。

  有台媒不满地发问,苏起、张荣恭收到开会通知之后被“软性”劝辞,当局在台面上又不承认,究竟是有人假传“圣旨”,或根本就是掰个借口请人走路?

  海基会作为当局授权的民间交流平台,重要性跟“汪辜会谈”时期已经大不相同。海基会董事其实并无实权,参加每三个月一次的董监事会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即使这样,仍然把“前朝旧臣”迫不及待请出去重新洗牌,所为何来?

  执意“排蓝”

  可能有人问,海基会董事那么多,为什么“礼送出会”的是这两个人?有“当局者清”的海基会董事认为,苏起与新当局避之唯恐不及的“九二共识”紧密相连,张荣恭是“国共论坛”的重要推手,如今两人被逼退,恐怕是蔡当局要为两岸交流继续踩刹车布局的信号。

  两人都是当年的蓝营大将,且在台湾政坛长期占据要津。苏起是前“国安会秘书长”,张荣恭曾经担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也是胡连会“破冰之旅”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秉持“两岸良性互动,台湾才有出路”的观点。1992年,两岸达成“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但直到2000年“九二共识”才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而苏起正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名词的人。

  苏起说,当时提出“九二共识”的初衷,是为了帮民进党当局和大陆之间搭一座桥,没想到民进党并不接受。后来“九二共识”促成了连战访京和两岸两会的复谈,成了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

  2000年4月,提出“九二共识”的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把印信交给新科主委蔡英文。16年后,蔡英文当选上台,一出手便将苏起从海基会董事名单中除名,用台媒话讲,“整个过程并不光明正大”,委实是莫大的讽刺。台湾“联合新闻网”刊发评论认为,对这一切,大陆看在眼里,冷在心里。

  如果说通过“不当党产”和“转型正义”议题打压国民党,是为了绿营当权的“长治久安”;那么在“海陆两会”彻底“排蓝”,则是逐步抛弃马英九时代两岸遗产的清晰信号——试图推倒重来,建立一套绿色版的两岸互动模式。即使冒着两岸交流中断的风险,也一意孤行。

  一叶知秋

  第三十九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即将于月底召开,台湾能否继续以“主席贵宾”身份顺利列席,事关蔡英文当局的“国际空间”议题,因而备受岛内外关注。在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的背景下,外界预料,台湾将很难顺利拿到“入场券”。

  不妨回顾一下蔡当局两个半月来在两岸议题上的所作所为。“5·20”讲话仅承认“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回避“一中”内涵。大陆定调,这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有认可的成分,但明确表示还不够,核心问题不能避而不答。蔡的答卷内容却明显高开低走甚至急转直下:立马废止“课纲微调”,行政部门宣布不起诉“太阳花”;媚日亲美,放弃称冲之鸟为礁,却阻拦渔民到太平岛宣示“主权”;火烧车事件24名陆客不幸罹难,既没有去慰问和致哀,也没有致赠挽联,连起码的人情都没有;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公开表态很难接受期限内承认“九二共识”,并表示期待对岸的更大弹性,言外之意,她已经没有了弹性;向“原住民”道歉,却在借批评“汉族史观”去“中国化”,建构2.0版的“台独史观”。

  凡此种种,一桩桩一件件,哪件有她呼吁的“善意”可言?具体到海基会,更是毫不犹豫挥起大砍刀,左一刀砍掉“两岸一中”的理论鼓吹手,右一刀消除“国共论坛”的事务操盘手。真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显而易见,“排蓝”是起手式,“绿化”是手段,“拒红”才是目标。一叶知秋,即使后续的董事长人选让人大跌眼镜,也自然应见怪不怪。

  评论认为,凡此种种,都证明蔡英文的两岸关系答卷十分不堪。就凭这样的答卷、如此的现状,蔡英文凭借什么向大陆要求“善意”?没有大陆的善意互动和安排,台湾进军民航大会希望微乎其微,基本等于“痴心妄想”。回头再看,正如台媒发问的那样,在对岸睁大眼睛观察“海陆两会”动向之际,蔡当局对海基会这一刀砍下去,对重启两会协商、开创民共交往会有助益吗?(记者 任成琦)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