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12日社论指出:民进党“立委”虽未摆脱在野习性,仍持续提出一些无助民生、只会激化蓝绿及两岸对立的法案或议题,但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蔡英文到目前为止,大致表现出冷静自制的高度。尤其在两岸关系上,她没有顽守过去走不通的主张,小心谨慎应对潜存的风险,选择走务实稳健的路线。然而,两岸关系本质性的争议并未出现缓解迹象,台海前景难以乐观。
近来两岸若干新闻事件,都隐隐然有一股山雨欲来的晦暗之兆,不容掉以轻心。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说,这场演说将成为她未来4年执政的“预言”,可谓两岸关系的推背图。
从基础格局言,蔡英文近来已大幅度向马英九的“维持现状”路线靠拢,屡屡重申遵守“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譬如,在民进党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中出手阻挡“两国论”入法;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也从断然不承认,修正为接受“九二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以及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凡此种种,都是蔡英文的让步与妥协。
但从大陆方动作来看,蔡英文的让步与妥协,并未尽袪除陆方对民进党与她的不信任,不论是陆客赴台减少、台南虱目鱼契作的告吹、台湾石斑鱼销陆的减量、大陆与甘比亚的建交,这些都不无对蔡英文520演讲作“压力测试”的意味。目的在于传递清楚的讯息,大陆对于“九二共识”是滴水难穿的铁板一块,不接受“九二共识”,就要接受“两岸同属一中”,要民进党切莫误判。
文章认为,大陆和民进党的动作仿如蛇与山,蔡英文保持柔软,不断迂回测试新的公约带,但陆方不动如山。但蛇的柔软也有其极限,目前看来,蔡英文阵营释出的讯息似也透露,要蔡英文百分之百接受陆方所认知界定的“九二共识”或“同属一中”机会不大。若然,520就职演说的结果,就很难是一个“乐观”的版本。民进党乃至台湾民众恐怕都必须有山雨将来的心理准备,所差别者,恐怕只是雨势大小的问题。
即便如此,文章仍认为,不管是520时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或520后蔡英文的两岸布局,应至少努力“减少雨势”,做好“损害控管”,其中,有七个指标,应该注意控管。
第一,要弭平“台湾人”与“中国人”的符号对立。陆方之所以仍一步不让,部分是因为陆方对蔡英文的“心灵台独”抱持疑虑,而台湾这些年来堆高的“反中”怒火,让“台湾人”与“中国人”成为对立符号,民进党也长期扮演着煽火者的角色,故即便蔡英文此刻示意友善,陆方仍怀疑这是明暗两手的缓兵欺敌之策。和平交流的前提是建立双方互信,对此,蔡英文除了“口惠”,更要展现“实至”的诚意。努力让台湾人认同也可以和中国人的认同融合。
第二,要注意“和平”与“战争”的氛围光谱变化,蔡英文上台后,要保持马英九时代两岸间的热络与和平恐不容易,但至少要能维持起码的“冷和”,不要让双方的对立激化,加深大陆“不再拖延台湾问题”的倾向,使得冷和光谱破底向“冷战”光谱移动,这势将扩大台湾的损害面。这一方面,主要责任在蔡英文当局,但大陆也应留意控管。
至于两岸贸易、陆客观光、台商态度等三个指标,其本质影响的是台湾经济,但结果将反射到台湾的社会安定以及民心向背,都将构成两岸能否维持合作,以及蔡英文的执政能否成功的因素。尤其两岸贸易与陆客观光指标最能反映两岸关系的冷热光谱。
第六个指标是台湾的“外交”空间,第七个指标是包括南海议题在内的涉主权区域安全议题上,台湾的态度变化。这二个指标,未必直接与人民的生活连动,却会是第一、第二指标改善或恶化的循环连动指标。蔡英文也必须慎处,特别是在大陆、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中,要有“平衡”的智慧,勿轻易做出不智的选边与失衡的激化。
文章说,520后山雨就算不可免地席卷而至,仍希望两岸领导人能拥有“控管损害”的智慧和气度。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