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3月18日发表评论说,民进党的蔡英文还没真正上台,从新科的“行政院长”以下,多见陈水扁旧时部下,媒体已经不禁慨叹,这是“扁营回朝”,放眼都属“扁朝旧臣”。
近日由于台南地震 ,岛内流行最夯的一个名词,叫做“土壤液化”,简单地讲,就是因为地基分布着深度较浅、又充满水分的砂质土壤或粘土;且其底部排水较差,一旦在外力,例如地震的反覆震荡下,松散的土壤内部空隙减小,造成原本在深层的水份,被挤压到表层,空隙内水压升高;加上水分不能从地底排出,就会产生土壤液化。砂与水混和成如泥浆般的液体,就使土壤失去支撑力,造成房屋倾斜、地层下陷等。
这段解释,如果拿来形容绿营,乃至整个台湾政治的困境,是不是也很恰当?所谓“政治土壤”,指的是此间政治体系所赖以建构的吸收与回馈之底盘。这个底盘,限于台湾的幅员,能够吸收与回馈的范围,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政治圈子”,本来就有限。再加上近20年来,族群的挑拨、蓝绿的分野,绿营能够撷取的土壤和养分,自然更加局促;用大白话说,亦便是用人门户紧闭,派系和山头让执政的底盘不容易扩大。
所以呢!蔡英文还没真正上台,从新科的“行政院长”以下,媒体已经不禁慨叹,这是“扁营回朝”,放眼都属“扁朝旧臣”。原因无它,绿营虽然天天喊“本土化”、“在地化”,实际执政表土依然浅薄。因此端出来的“牛肉”、想出来的对策,又能够比这8年执政的马英九当局,高明到哪里去?看看头版头条,他们提出的口号主张《不会加税》!笑话!景气好的时候,也没人敢谈加税;如今景气暗淡,更兼绿营屁股还没坐热,“不加税”的保证,有什么稀奇呢!又有什么可信度呢?
这种浅薄狭隘,加上此间政治地震连连,包括政党轮替、官不聊生、经济不振、两岸难通等,使得岛内各阵营都闹人才荒;让原本已经不甚稳定的政治体系之吸收与回馈,愈形困难。稍微有点谋生能力、资历足以到民间公司去闯局面的政治人才,大概都不会选择留在政治圈内。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犹如地下水涌出,把个执政团队,乃至整个台湾当局,稀释成了豆腐工程,逐渐失去民意的支撑力。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台面上这么多“竖子”得意,不就是政治土壤液化的写照了吗?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