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高志鹏最近提出“废孙中山遗像”的主张,要修法废除《中华民国国旗国徽法》等三法中有关“孙中山遗像”的规定,大家今后不必再向孙中山遗像鞠躬。高志鹏说,“不必继续洗脑下一代”。与此同时,该党“立委”王定宇则提案修改《纪念日与节日实施条例》,要将郑南榕自焚日列为“法定纪念日”,此案已付一读。
台湾《联合报》23日社论指出,蔡英文新当局还没正式上任,民进党“立委”就开始大肆清洗与改写历史,这样的表现,难道就是蔡英文一再叮咛的“谦卑、谦卑、再谦卑”的出场秀?憋了8年在野,一旦政权到手,民进党人心中念兹在兹的竟然只是这些历史陈迹,而不是积极设想如何利民。
依民进党“立委”的进程,在去除孙中山的“国父”地位后,中华民国已不知是甚么“碗糕”;再以法律确认郑南榕的“烈士”角色;那么下一步,是否就要把郑南榕奉为台湾的“新孙中山”?
不仅如此,“绿委”陈其迈也动起“二二八事件”的脑筋,要在《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赔偿条例》中增订处罚条款,凡是扭曲或粉饰二二八历史真相,羞辱受难者及其家属者,将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言下之意,任何人谈论“二二八事件”,必须符合民进党钦定之版本,否则即可入罪处刑。如此独断的思维,不仅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更把自己的历史认知视为一言堂之圣旨,这不仅是法西斯再世,简直比威权年代还恐怖。
更何况,如果说悬挂孙中山遗像是“洗脑”,那么移除孙中山遗像难道不是洗脑?把郑南榕神格化为英雄烈士,难道不是洗脑?把郑南榕追求的“言论自由”编造成追求“独立建国”,难道不是伪造历史?用单一的历史诠释权来箝制人民的言论自由,难道不是侵犯民主和人权?
外界正在观察,不愿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将如何落实她“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推动两岸关系”的承诺。从民进党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态度看,似有意由“两国论”移向“两区论”;这项转变,被外界认为是狡猾、但不失务实的作法。如果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选择务实,即意味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不可能采冒进主义;那么,高志鹏要求“去孙中山”,王定宇要“尊郑南榕”,陈其迈要“垄断二二八论述”,恐怕只能视为一种“装饰主义”式的“台独”路线。亦即,民进党无法走真正的“台独”,却利用旁门左道来敷衍及满足“独”派支持者,让他们在“虚拟建国”的幻想中产生阿Q式的精神胜利。
不敢真枪实弹迈向“建国之路”,只好忸忸怩怩改走曲径幽巷,这正是即将执政的民进党对其路线矛盾的粉饰之道。这种作法,或可带来一时精神上的快慰,但声称执政要利民,却立刻在这些历史枝微末节上偷鸡摸狗,恐将重挫民众的信赖。
孙中山领导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自来是亚洲民主的先驱,也是台湾民主之源。何况,一边“去孙中山化”,一边将郑南榕神格化,不矛盾吗?
孙中山说过“彩票与扁担”的故事:码头工人把彩票藏在谋生的扁担中,中了头奖后,为不必再挑扁担欣喜若狂,却一举将扁担丢入大海。故事意在提醒世人,追逐理想不能舍本逐末。民进党一方面享受“宪政”的保护,另方面却又处心积虑想刨“中华民国”的根,这不正像中了头彩却丢了扁担的码头工人?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