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全面检讨台湾狱政问题 力求改进之道

2015年02月13日 14:4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高雄监狱挟持事件历经14小时,6嫌清晨举枪自尽,此事震惊台湾。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表示,此案暴露了台湾狱政、监所人犯矫正与司法审判制度的严重缺失,此次事件中显示最为严重的狱政问题,或许是当前监狱实务所表现的刑罚功能定位。再不彻底全面检讨狱政问题,力求改进之道,只怕很快就会出现更大、更糟的事件,噬脐莫及。

  社论摘编如下:

  震惊全台的高雄监狱暴动案,从受刑人挟持典狱长而开始,历时14小时,其间一度因为新闻媒体的“联机报道“而影响舆论方向并且影响警方办案,最后随着6名受刑人饮弹自尽、两名人质获救而宣告落幕。

  这起暴动案固然令人震惊,也暴露了台湾狱政、监所人犯矫正与司法审判制度的严重缺失,但是事件中也有几点值得肯定之处。

  首先,监狱人员应变得宜,在事发后能有效控制情势,尤其典狱长与副典狱长主动提出愿意亲自替换人质,充分展现担当,勇气可嘉。其次,警方对于现场的处置明快果断,不但迅速抵达现场,而且有效布置警网,以火力封锁了受刑人企图窜出的监狱大门,杜绝了其脱逃的可能性。第三,尽管这6位受刑人再度以身试法,铸下了大错在先,但是他们能够在向社会表达诉求后选择自尽,没有凭借手中的强大火力负隅顽抗,因此避免了监所人员以及其他无辜者的不必要伤亡,这一点依然必须给予肯定。

  在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中,各界也看到了几项严重的狱政问题:首先,司法公正性并未受到信赖,因而有受刑人自认受到冤屈,不惜以死明志。

  其次,狱政制度显有缺失或不公平现象,造成了受刑人内心不平,例如狱中劳动工作的报酬太低,每个月只有200到1000元(新台币),不足以支应诸如卫生纸等日常用品费用,尤其重刑犯,很容易心生怨怼,宁可冒生命危险脱逃。一罪一罚制度更使部分受刑人对更生失去希望,宁可选择铤而走险。陈水扁得以保外就医,也使不少受刑人感觉狱政不公平,因此心生不满。这些狱政缺失,显然也欠缺良好的反映管道,终至负面情绪持续积累与最终以此方式爆发。

  第三,从事件演变过程可知,目前监所管理高度松散,才使受刑人有可乘之机,竟可取得强大火力并且挟持人质,最后演变成全台湾的新闻事件并且酿成了6名受刑人自戕的结局。

  此次事件中显示最为严重的狱政问题,或许是当前监狱实务所表现的刑罚功能定位。传统的监狱提供的是隔离功能,以及应报功能(即惩罚功能),而当代较为理想的监狱,主要应该提供矫正的功能。受刑人的表现,就是实际上监狱功能或失能现象的具体反映。6名受刑人关于狱政的主要诉求,是陈水扁保外就医所显出处遇制度的不公平,三振立法所形成的刑期漫长,以及工时工资与监狱环境的问题,都值得检讨。

  若陈水扁保外就医是基于人道原则要求的话,那么,情况更为严重的受刑人却不能,所凸显的问题就不只是平等与否的问题,而且是人道待遇的问题。以惩罚或隔离为主要功能的狱政管理政策,不会重视人道的基本要求,可能还会以低劣的环境条件做为惩罚功能的标榜。这正是现在监狱环境的写照。需要保外就医的受刑人得不到保外就医的待遇,一方面显示监所的医疗条件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显示监所管理政策上人道观念的欠缺。这绝对不符合联合国人权公约所揭示的基本人权要求。

  而以目前监所拥挤不堪的现象,还有教诲师配置明显不足,工作待遇与劳力剥削的情形难以区别的种种方面加以观察,在在都可看出今天的监所绝不是以促成受刑人再社会化而以矫正功能为主的机制,而仅仅是达成隔离、甚至实施报复手段的所在。三振立法等相关刑事修法所形成大幅拉长刑期的效果,益形助长了监所的拥挤与受刑人的绝望。这样的监所,当然不符合当代法治要求的监所。

  负责狱政的“法务部“,绝不能一味迎求社会上一部传统应报刑罚观的落伍思想,只以将受刑人与社会隔离得越久越好为能事,而不思让社会大众清楚了解,犯罪是必须社会正视共同面对解决的社会问题,监狱必须提供真能促成受刑人再社会化所需的矫治措施的所在,绝对不是将犯人处决或永久隔离,给予非人待遇的地方。

  高雄监狱受刑人所反映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应予以正视,认识到这是对于社会上“蒙起眼睛就以为看不见监狱问题”之错误观念的第一次反噬,再不彻底全面检讨狱政问题,力求改进之道,只怕很快就会出现更大、更糟的事件,噬脐莫及。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