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反对两岸服贸协议的示威者占据“立法院”的手法让人似曾相识,其实他们是“有样学样”,而“样本”正是近年来一遇到涉及两岸事务的议案就极力杯葛的民进党“立委”,可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指出,上周三晚上反服贸示威者冲破警方防线,闯进“立院”议场后,立即用场内的座椅堵塞议场门口,不让警察入内清场。这层层叠叠的“椅墙”的“发明者”就是民进党“立委”。2009年5月“立院内政委员会”原定审议攸关大陆学历认证、陆生来台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草案”,但反对陆生赴台的民进党“立委”反锁会议室大门,而且还用桌椅挡住门口,不让国民党“立委”进去开会,最后导致议事停摆。去年8月立院加开临时会处理“核四公投案”,但40名民进党“立委”在开会前一天就“进驻”议场,并锁住大门,企图阻挠会议进行。
评论说,反服贸示威者占据“立院议”场当晚,就有人送来睡袋等物资,让示威者可以长时间“作战”。这种夜宿立院的伎俩的“始祖”也是民进党“立委”。2012年6月民进党“立委”为了反对美国牛肉进口台湾,史无前例地在立院议场“住”了五天四夜,以阻挠美牛法案过关。上周在示威者占领“立院”议场前,“立院”8个委员会联审两岸服贸协议,10多位民进党“立委”当时就以夜宿会议室的手段抢占发言权,以阻挡国民党“立委”发言。
评论认为,在台湾,“立委”在“立院”议场互骂、拉扯、打架已不是新闻。其实各党派“立委”对一些议案有不同意见,乃是正常现象,这就需要双方抱着理性的态度来协商。但民进党“立委”却常常采取偏激的方法,动辄使用当年“党外”运动的街头作风,把严肃的议事场变成打斗场,严重践踏立法机构的尊严,也给台湾社会树立了最糟糕的榜样。如今反服贸示威者强行占领“立法院”、闯进“行政院”的剽悍作风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民进党“立委”非理性问政作风的传染。
评论还说,示威者声称“马当局签署两岸服贸协议是黑箱作业,不符合民主程序”,但现在示威者打破“立院”玻璃门、肆意翻查“立委”抽屉、强占议场多天,难道就是“正确的民主示范”?示威者要求重新审议服贸协议,但却一直霸占“立院”议场,如此“立委”又怎能开会审查协议呢?也有示威者认为服贸协议不利台湾经济,要求马当局退回协议,但到底哪一条、哪一项令台湾业界受损,示威者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诉求,只是抛出笼统的“卖台”、“亲中”等政治口号。
评论直言,连日来,岛内工商团体不断发声支持两岸服贸协议,显示台湾社会也有很多民众认为服贸协议有助台湾经济发展。期盼反服贸示威者能倾听其他界别的声音和建议,认真了解和冷静分析服贸的内容。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