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禄谈服贸:台湾不开放没更好的选项
签订经济协议已是全球趋势。但为何台湾学生反服贸?劳工惧怕服贸?绿营打压服贸?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暨政治经济系教授张其禄25日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学运也好、反服贸也罢,在这次运动中最核心的争议其实在于“分配”!
张其禄,1968年生,台湾桃园人。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学博士。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暨政治经济系教授。
谈到服贸争议延烧,张其禄指出,签订经济协议其实是全世界都正在做的事情,台湾无法脱离全球经济体而独立存在。签订服贸等于是把台湾的小池塘拓展成两岸的大海洋,具有移动能力的企业自然有发挥的空间。台湾岛内企业再怎么厉害,这市场就是2300万人,但如果两岸是一个互通的市场?当然市场扩大了,自然可从中增加GDP。
张其禄进一步说明,但我们回头看看一些弱势、不具移动性的local企业或产业,本身不具移动性与高技术性!加上“服务业”更无法归类在“高端技术”产业,虽然服务是种艺术、更是台湾强项,但服务业毕竟还是比较容易学习、仿效的。在技术能力低、流动性差、资本较弱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变成相对弱势、向下看齐!有时候学者可以进行一些经济预测与评估,但总有失准的时候,这些都很难去预料整体真实的过程变化,往往得看最后结果,而结果往往已回不了头!
张其禄指出,今天有跨国移动能力与雄厚基础的企业在更大的池塘里,自然是容易得利的多,至于那些local、不具技术性的那一端所遭受的冲击,在经贸签订上是不容易观察并享受成果的。
张其禄认为,台当局在面对如此重大的经济协议时,应该是要有制度性的设计并让各阶层、各产业参与,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状况,进行防备并预留最坏考量。因为受损害的准备,如同防灾一样,我们无法预知何时会出现天灾人祸,这些都必须进行防范,如此在政策说服的机率上,对民众与学生们也是相对可接受的。
张其禄观察,台湾这几年的总体现象其实跟全球其他地区所遭遇的状况如出一辙,台当局在面对资方(企业)与劳方(劳工)时,同时是在面对公共的财政状况!首先具有移动能力的企业会要求台当局必须要给优惠,让企业去创造较大的GDP以累积资本。今天台当局若不给优惠,企业便可选择出走。一旦台当局想留下企业,就必须提供企业各项优惠措施。这些不外乎减税、招商引资、提供基础建设,对台当局而言,都必须付出巨额支出。
此外,企业在赚到了钱后,会不会把劳工人力的薪水提高?张认为这完全得看企业良心。而绝大部分企业是不需要增加人事成本的。因为企业无须把薪资提高,就能得到可用的人力。台湾训练了许多人,但为何大学生起新只有22K?因为你22K不做,后面还一堆人抢着做。
张其禄表示,台湾的劳工与企业在“议价能力”上是有限的。不论是劳工或台当局,谁把企业逼急了,企业是可以选择出走的。台湾劳工这一块没有办法跟企业主议价,终其最后,还必须反过来要求台当局保护并提供相对的社福保障。而这一区块又得台当局买单!当局一方面要照顾企业,另一方面还得照顾劳工并提升社福支出,长久循环下去,将成为当局的财政危机。当局穷、民间也穷!特别是越靠向蓝领端的阶层更无法享受到经济成长的果实。
张其禄说,时尚品牌LV(LouisVuitton)已快不是法国品牌了!精品集团LVMH总裁、法国首富阿诺(BernardArnault)要移民去比利时,这都是血淋淋的全球现象。少数人拿到成长的果实,而多数人却拿不到。相对的,台湾现在的困境在于,如果我们不朝开放这个方向走,似乎也没有更新更好的选项!
张其禄观察,反服贸的矛盾在于,如果台湾不签竞争力自然是弱化的!但抗议的学生与民众认为签了之后对我们是不是有好处呢?现今这两个问题摆在一起,该怎么妥协出一个较好的政策?再加上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那真是一个难解的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