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迟迟未能生效,这对近年经济复苏缓慢的台湾犹如雪上加霜。岛内工商界心急如焚,担心台湾又错过发展经济的好机会。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服务业者在大陆市场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后,将提供台湾服务业者更多的商机。期盼岛内占据“立院”的示威者能以理性态度看待服贸协议和两岸经贸往来,撤出“立院”议场,让“立院”尽早恢复议事功能,让台湾经济建设重回正常轨道。
评论指出,回顾台湾这几年的经济表现,起伏不定,差强人意。2008年9月全球爆发金融海啸,台湾当然亦未能置身事外,但受惠于两岸关系改善,赴台游、直航给岛内经济注入了活水,台湾经济在2010年即实现了奇迹般地“绝地反弹”,经济增长从2009年-1.81%大幅上升至10.72%。不过,2011年台湾经济又开始走下坡路,2012年不但未有起色,反而每况愈下,经济增长率从年初的“保四”变成年末的“保一”,台当局年内更连续9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测。综合亚洲四小龙去年的经济表现,台湾勉强“保二”,其他“三小龙”增长率均在2%以上,与台湾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可见,搞好经济是台湾社会的当务之急。
评论说,台湾经济缺乏增长动力,一方面是其出口型经济易受国际经济气候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过度依赖电子产业,而当韩国的电子产业把台湾竞争对手抛离后,台湾可谓失去了往日引以为豪的经济支柱。马当局近年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加强对外贸易。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大陆市场自然是台湾业界重点开发的对象。而且两岸同根同源、同声同气,台商登陆大展拳脚,也获得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也许有人认为,两岸经济合作,受惠的都是大企业和大财团。其实不然。自ECFA实施以来,200多家登陆打拼的台企中,有180多家都是中小企业。
评论认为,如今两岸进一步互相开放服务业市场,对台湾业界也是不容错过的机会。岛内服务贸易起步较早,水平也相对较高;大陆服务业起步较晚,现在服务业佔GDP的比重是45%,大陆提出到“十二五”计划结束时,服务业未来佔GDP比重要提升4个百分点,由此带来的GDP大概是2万亿元人民币,商机非常大。其实,台湾服务业进军大陆早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大润发在大陆有219家门市、丽婴房有1600家销售商、宝岛眼镜有1200家门市、85度C有394家、象王洗衣有800家店等。台湾服务业者在大陆市场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后,将提供台湾服务业者更多的商机。
评论呼吁,期盼岛内占据“立院”的示威者能以理性态度看待服贸协议和两岸经贸往来,撤出“立院”议场,让“立院”尽早恢复议事功能,让台湾经济建设重回正常轨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