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服贸协议是台湾解决多项问题关键

2013年09月27日 09:3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今日发表署名刘性仁的专论文章探讨服贸协议。文章指出,服贸协议能否顺利过关?不仅攸关台湾未来后续一连串相关议题的进展,也影响台湾经贸自由化的速度,服贸协议是台湾解决多项问题的关键。文章直言:希望大家审时度势,绿营不要再杯葛下去了。

  全文摘编如下:

  “马王之争”使服贸协议在台“立院”备受关注,究竟服贸协议能否顺利过关?不仅攸关台湾未来后续一连串相关议题的进展,也影响台湾经贸自由化的速度;服贸协议对于台湾的重要性,将远远高于大陆,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服贸协议,自两岸经合会起,经过十多次磋商。对台湾来说,马当局签署的原则自然是"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争取对台湾产业最大利益与最小冲击、不涉及证照承认之专业服务与市场开放、不涉及大陆劳工来台或移民居留问题、在开放陆资来台的基础上逐步迈向自由化、维持现有台湾对陆资来台的管理机制等。这些原则,台湾都不乏保护主义的影子,都是站在台湾本位与利基上出发,这是相当正常的;但尽管如此,对台湾是利多于弊的情况下,在野党等仍是强力反对、“逢中必反”,许多道理不言自明。

  光从数字来看,台湾对大陆作出64项开放承诺,大陆对台湾作出80项开放承诺;就双方都是WTO成员之承诺来看,大陆在WTO所作之承诺已经适用于台湾,服贸协定对台湾开放内容均超出大陆在WTO所作之承诺;而台湾对大陆开放部分,有27项是现行已开放陆资投资项目,其他37项也没有超出对外人来台投资的待遇;两岸服贸协议均在两岸特殊环境及条件下,配合各自内部的考量,融入各自发展规划目标,并没有违背整体发展方向。

  服贸协议,两岸对待及看重的要点自然不同。大陆可以开放比80项更多,但因为要考量互惠,形成大陆欲开放,台湾相形显保守;倘若服贸协议一直在“立院”遭到杯葛,恐怕非但对台湾的信誉造成严重伤害,两岸许多既成的成果也未必能够在下一次重启谈判中得到。

  令人忧心的是,一个服贸协议就带来两岸如此大的深水区挑战,服贸协议未来如何深化两岸经贸发展?进而巩固双方互信基础?如何深化两岸交流?增强两岸经贸合作?

  客观来看,服贸协定无论就规范对象、适用范围、主要规范、管理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合理客观公正的方式,实施影响服贸协议措施,并提供客观与公正的行政救济;并且在程序及资讯透明公开上,符合向民众说清楚讲明白的标准,更避免不公平竞争之独占或联合垄断等商业行为,经过两岸双方同意,就服贸协议的市场开放专案展开协商,最后使协定的内容能够被两岸双方接受。

  服贸协议面对台湾内部朝野攻防,同时也处在两岸博弈之间的谈判当中,时机重要,互信基础更为重要;大家对于服贸协议有太大的认知差异,但倘若抛开成见,便会清楚发现,服贸协议实为台湾能否有所转机的核心关键,许多台湾希望得到的突破与利益,也都纷纷指向服贸协议。

  “立院”认为,“政院”对此议题沟通说明不够,“政院”自该加强;“政院”认为既有说明,且对于服贸协议中受创产业提出诸多补偿方案及辅导协助其转型,但很可惜,“行政”与“立法”却一直都是各说各话,夹杂不同产业间的本位主义,使原本对台湾显然利多于弊的服贸协议,始终抹不掉其中的阴霾,见不到希望的曙光。

  因此唯有透过相关行政主管机关、“立院”及各产业公会与工会代表,进行双向沟通,全程透明公开,参杂媒体及公民自由提问,以了解产业需求,发掘问题关键,进而找出可行对策,并且时间绝对要快,使服贸协议能够早日通过,台湾新商机方能再现。

  况且服贸协议洽签之后,在不同的阶段,自然会有不同的功能与角色,也非一成不变,其弹性空间仍在,服贸协议随着不同的阶段,当然有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对于不同的产业有利有弊;对台湾如此,对大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四小龙中的台湾,面对韩国强力的挑战,应当何去何从?台湾能够找出超越韩国的有效办法吗?服贸协议这一步都跨不出去,未来许多问题何解?希望大家审时度势,绿营不要再杯葛下去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