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字公案可能只是学术问题,但扯上了政治涵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作为对岛内 “日据”、“日治”两个概念争讼不息的回应,台“行政院”发文下令,机关公文将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台湾期间统称为“日据时期”。绿营大将、台南市长赖清德日前炮轰此举没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宣称台南市各机关不必拘泥于“行政院”的规定。
“行政院”捅了绿营马蜂窝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仪深也跳出来向媒体喊话——赖清德做得对,其他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如高雄市、屏东县、嘉义县、云林县以及宜兰县都应该采取统一步调,以维护“以台湾为主体的史观”。
“行政院”的发文可是捅了绿营的马蜂窝,不但蓝营挨批,中国大陆都躺着中枪。
民进党发言人林俊宪强烈抨击说,马当局规定公文书一律使用“日据”,此举全属意识形态作祟,目的在贯彻“一中原则”。“台联党”秘书长林志嘉也批评说,“日据”史观符合大陆利益,但违背台湾利益,“台联党”要求行政机构收回成命,“尊重台湾史实”。“南社”等“独派”团体也发表联合声明,质疑马英九企图混淆“日治”与“日据”,是将“台湾史并入中国史的‘去台湾化阴谋’”。
其实,“日据”和“日治”之争,在台湾并非由来已久,其争论的出现也只有短短二十几年。那么,到底为什么“独派”人士会喜欢“日治”而反对“日据”呢?
一字之差,意义大不同。“日据”背后的意涵较为明确,有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土地的意思;“日治”就颇含混,某种程度上代表绿营认可日本在台湾的50年属于“合法统治”。林志嘉认为,“日据”说法代表台湾是中国的,只是被日本占据;“日治” 是台湾历史事实的陈述,反映台湾“发展至今是主权独立国家”。显然,鼓吹“日治”的人, “台独”思维和“去中国化”的意向非常明显。
民进党执政时早有小动作
在台湾,年龄较大的人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都是说“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占领”,这一点从来都没有含糊过,更没有过什么争论,即便说“殖民统治”,也没有人简单地去把这个词简化为“日治”。1997年李登辉上台后不久,就主导修订台湾的初中《认识台湾》教科书,书里出现“日治”一词。也就从那时开始,有关“日治”与“日据”争议至今没停。
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历史学会于2007年5月发布一项《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划》,将“日据”列为“不客观历史价值判断、刻意褒扬或贬抑的非中性词汇”,“日据”成为当局眼中的“不当用词”,认为“日治”才正确。
有论者指出,“日据”与“日治”的争论,其实根本是“中国史观”与“台独史观”的分辩。前者从甲午战争到8年抗日战争,都将日本视为侵略国、中国为被侵略国;后者欲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根本是“日本皇民”的日本史观。加上有的政客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便在文字上操弄、扭曲,为侵略者涂脂抹粉,甚至不惜在教科书历史名词上动手脚。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