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从“九二共识”汲取更大智慧与勇气

2012年11月28日 09:4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本月26日,“九二共识”达成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海峡之声27日刊文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重温“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有重大现实意义。放眼未来,从“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经验汲取政治智慧,以更大的勇气,解决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是十分必要。

  全文内容如下: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这一思想发展到今天的具体体现就是“求同存异”,而这也正是二十年前,海基、海协两会能达成“九二共识”的智慧所在,即双方做到了求坚持一个中国之同,存双方政治分歧之异。

  “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26日,在北京举行的“九二共识”达成2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唐树备等“九二共识”的践行者和亲历者都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重温“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有重大现实意义。放眼未来,从“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经验汲取政治智慧,以更大的勇气,解决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是十分必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九二共识”的核心与精髓。陈云林说:“‘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缺少任一要素,共识都是不可能达成的。”试想,如果当年双方中的一方否定一个中国原则,或者虽然双方都表明了“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不能做求同存异的处理,强求对方接受己方的主张,那么都不可能达成“九二共识”。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求同存异”的相互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求同存异的前提和基础,求同存异是两岸达成共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如果背离一个中国原则,那么两岸间就只会有“异”、不会有“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是两岸双方要始终牢牢把握的。

  其次,要正确把握和运用“九二共识”的政治智慧。求同存异是两岸能够达成“九二共识”的智慧所在,两岸间的分歧不是一朝能够弥合,问题也不是一夕能够解决,未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仍然需要运用好求同存异的智慧。要运用好求同存异的智慧,就要把握好两岸关系发展中求同存异的内在精神和本质要求。王毅认为,“求同存异体现了彼此包容、灵活务实、相互尊重、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认为,话中“积极进取”四个字非常重要,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求同存异,不能仅仅是把两岸的分歧搁置在那里,永远不去面对和处理。只求同,不现实;只讲异,更不可行。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求同存异,应当既要务实搁置争议、善于求同存异,同时又要积极聚同化异,在不断增进共识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和化解分歧,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这才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求同存异的内在精神和真正智慧。

  再次,推进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面向未来的担当。王毅说:“‘九二共识’的启示是要有正视问题、面向未来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我们认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固然需要智慧,但两岸中国人从来不乏智慧,“九二共识”的达成就是明证。而就当前而言、尤其是就台湾方面来说,恐怕更需要的还是担当和勇气。当前,两岸关系既存在着历史遗留的症结性问题,也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需要两岸共同面对,以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大陆方面已经呼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这显示大陆方面勇于面对的态度,台湾方面也应拿出勇气予以正视。怎样才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关键是要有面向未来的担当。所谓“面向未来”,就是要以对历史、对民众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潮流趋势,来认识台湾的命运前途。这是担当、是勇气、更是智慧,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总之,“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两岸都应从中汲取更大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把两岸关系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海峡之声 魏华 王宗磊)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