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结束的民进党全代会,完成了党权改组。台湾《中国时报》17日发表评论指出,民进党的问题在于僵固的权力结构,让民进党的进步论述与“执政”想象陷入停滞。民进党真正该关心的是,新任的党主席是否能蓄积足够的政治能量,打破民进党的派系酱缸,引领新的民进党“执政”论述。
评论摘编如下:
民进党党权改组,或有谓“新潮流系”获得3席“中常委”是大赢家,也有人宣称“新(潮流)苏(贞昌)连(绿色友谊连线)”获得6席“中常委”,是苏贞昌掌握过半“中常委”,上述说法都言过其实。这10多年来,民进党历届“中常会”或因个别换票、抽签,而使不同派系的“中常委”席次略有消长,但派系力量始终巩固;民进党的问题不在哪个派系多拿了一席“中常委”,而在于如此僵固的权力结构,也让民进党的进步论述与“执政”想象陷入停滞。
民进党从10多万党员中,选出560名党代表,再选出30名“中执委”,最后的10名“中常委”选举更是换票大串联;以3名“中执委”选出一名“中常委”来看,即可回推拥有多少党员数才能选出一名“中常委”。既然可动员的党员票都掌握在派系或党员大户手上,“中常会”的结构当然数十年如一日,大致都以“新系”(2到3席)、“谢系”(1到2席)、“苏系”(1.5席)、“绿色友谊连线”(1席)、“游系”(昔日“正义连线”与“独派”汇流,2席)的比例分布。
也因此,此次传出“中执委”选举1票30万的价码,比较可能的状况应非贿选营利,而是换票;“既然你需要我的一张党代表票,那就负担过去两年我代缴的党费。”此说在民进党的党权选举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派系掌握了最高权力机构,派系共治于是成为民进党的政治传统。民进党的“中常会”几乎是不议决政治议题,其派系共治取决于派系领头人的政治利益,却表现于派系“立委”政治性发言与彼此的合流或攻讦;若无法搞定前者,即可能面对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
在如此紧密的权力结构下,直选的党主席因为拥有党的“话语权”,而成为民进党的另一个权力轴线;当党主席权力大,“派系”势力即式微,反之亦然。4年前,“扁案”重击民进党当时派系,导致当时的党主席蔡英文得以在民进党内所向披靡;4年后,苏贞昌在若干派系抵制的夹缝中当选,加上还有“另一个太阳”蔡英文,其党内政治处境远比蔡英文艰难。
最明显的例子在于苏贞昌有意邀请谢长廷主持“大陆事务委员会”,却因新“中执会”尚未产生,延宕迄今。这代表长年受“独派”与非“新系”抵制的苏贞昌,未来必须不断在派系意见中作妥协;如果新任党主席必须时时刻刻斟酌“独派”意见、担忧派系反扑,如何期待民进党能在两岸议题上有大开大阖的突破表现?
这场党权改组到底谁赢谁输?其实都是假议题;民进党真正该关心的是,新任的党主席是否能蓄积足够的政治能量,打破民进党的派系酱缸,引领新的民进党“执政”论述。至于这些派系政治人物,如果还为了抽签手气好,多得一席“中常委”而沾沾自喜,那这样的民进党真的是没救了。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