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林:激进独派淡出权力核心对民进党意味着什么?
在民进党15日举行的选举最高权力结构中执委、中常委中,党主席苏贞昌所在派系成为最大赢家,而激进独派代表未获一席。对此,海峡之声网16日发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严安林教授的分析文章指出,这将有利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
严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民进党就是一个派系色彩浓厚的政党,这次的选举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当选人都是派系妥协的结果,没有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这也意味着未来两年的民进党仍然将延续派系运作的老路。这一次选举最大的变化,是“独派”势力正淡出权力核心,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不论是蔡同荣、辜宽敏为代表的“公妈派”还是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连线,都没有能在这次“中常委”改选中获得席位。这在过往的民进党中常会构成中是很罕见。严安林教授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与陈水扁入狱服刑、影响力急剧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符合目前岛内“独派”运动总体低靡的大环境相吻合。
严教授指出,“独派”逐渐淡出民进党权力核心,为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毕竟少了“独派”的掣肘,民进党内两岸政策讨论与调整的空间将会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民进党两岸政策会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的调整。
一方面,尽管“独派”淡出核心圈,但其影响力还在,深绿民众手中的选票也让不少民进党人士无法割舍。另一方面,民进党是否调整还要看其领导人的意愿和决心。从目前来看,苏贞昌在中常会内部要面对谢长廷、游锡堃的制衡、在党内还要面对更强大的对手蔡英文,可以说地位并不稳固。因此,苏贞昌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保持党内稳定,并在2014年的“七合一”选举中有所作为,所以目前调整两岸政策并不会成为苏贞昌优先考虑的内容,整个民进党的走向仍有待观察。
在严安林教授看来,民进党要想从根本上调整两岸政策需要有两个基础。首先是目前岛内蓝绿对抗、壁垒分明的政治模式必须发生改变。否则的话,仅仅是“为反对而反对”,民进党就没有足够的理由改变其目前的两岸政策主张。其次,民进党的选民基础必须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其支持者对于两岸关系改变的需求,将决定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最终走向。毕竟,在选举社会,谁都不愿意得罪自己的选民。由此看来,台湾岛内民意的动向,将最终促使民进党正视两岸关系这个核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