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获连任的马英九一言一行都受关注,比如他提出将在第二任期每年都公布“幸福指数”,指示新上任的“行政院长”陈冲,用一年时间研究指数的评定标准。
“你幸福吗?”这是一个主观和个人化的问题,答案极易受时间与环境左右,如何量化标准,可能是台湾“新内阁”的第一道难题。
“不过劳”入围标准
“行政院”主计处承担制定标准重任,据主计处官员向媒体介绍,将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去年发表的“美好生活指数”为蓝本,再增补台湾民众视为重要的项目,指数量化领域包括居住、收入、就业、社群关系、教育、环境、政府治理、健康、安全、工作与生活平衡等。投票率、每人拥有房间数、急困可寻求亲朋帮助、不过劳等,都将纳入评定标准。
这位官员表示,单是选用指标和寻求定义就要花一段时间,还要制定调查的方法,最快明年才能发布规则。
都来说“幸福”
“幸福指数”的概念一提出,台湾社会各界热议,端出各种幸福答案。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表示,台湾“幸福指数”的首要指标要看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是否能维持稳定的“有感”增长。
悠游卡公司董事长刘奕成认为,文艺支出、外出用餐、观光旅游等项目的花费增加,表明幸福水准提升。
远智证券董事长陈怡芬表示,计程车司机的“和善指数”可作为观察标准之一,她搭车20年,经济景气及社会是否祥和,可从此略窥一二。同时,她提出“家庭出游指数”代表社会对传统的重视,如果一家两代人或三代人一起出游的频率增加,也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东海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彭怀真表示,幸福应包括身、心、灵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就是健康、心理、宗教和人与人相处等。
学者双手赞成
有学者评介“这是很好的概念”,代表台湾已经认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将出现许多后遗症。除了经济增长率,人民的幸福与否也该是领导人考虑的议题。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周行一说,过去经济学者与当局通常都采用国民所得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准,以所得来衡量是二战后才发展出的衡量方式。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数字会产生很多负面结果,除了污染和破坏环境,高度竞争也使人感到不快乐、压力大。因此,所得高并不代表幸福快乐的程度高。虽然幸福没有统一答案,也没有统一的指标,但可以看寿命长短、教育成果、居住房屋大小、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生活保障、福利政策等各项,让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不再只是单一数字。
通过指标找问题
学者指出,台湾过去常因选举而短视,浪费太多时间争议细枝末节的议题,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好好规划未来。现在的确是认真讨论未来的时候,因为全世界都在讨论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学者认为,“幸福指数”不能只成为一项指标或一串数字,领导者应该利用这个指数找到人民不幸福的原因,了解问题所在,以此来确定政策方向。马英九应该在未来4年展现领导能力,建构一个有未来与希望的台湾社会,让百姓感到幸福快乐。(邰文欣)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