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台南市长赖清德日前在脸书透露,导演李安建议在台南沙仑打造的国际影城,已获台当局“行政院”拍板定案。台湾《中华日报》22日发表社论指出,兴建影城固然有助于影视产业与地方观光发展,但如未解决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人才外流等问题,是否会增加更多“蚊子馆”?必须审慎评估。台当局更必须出面整合进行资源分工,避免影城林立能量内耗,成为台湾电影复兴的绊脚石。
社论摘编如下:
台南市长赖清德日前在脸书透露,导演李安建议在台南沙仑打造的国际影城,已获台当局“行政院长”林全拍板定案,并指示台当局“文化部”在一个月内提出整体开发时程,期待在3年内见到成果。兴建影城固然有助于影视产业与地方观光发展,但如未解决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人才外流等问题,是否会增加更多“蚊子馆”?必须审慎评估。
电影是表演、视觉、听觉艺术的综合体,也是继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舞蹈、戏剧之后的“第八艺术”。自1888年全世界第一部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问世以来,电影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带给人类无数欢乐与启发。
电影除了出外景之外,很多镜头都是在棚内拍摄,因此需要具规模的摄影棚或场景支援拍摄作业。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群聚,执全球电影工业之牛耳。位于印度孟买的“宝莱坞”,也发展成庞大的电影工业基地。中国大陆影视业近年来蓬勃成长,位于浙江省东阳市的横店影视城,许多经典大戏都在该处开拍。
台湾电影有过风光岁月,从早期的台语电影,到功夫武侠片、爱情文艺片、爱国军教片、校园青春片,出现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影片,看电影成了民众相当喜爱的休闲娱乐。但因部分电影题材了无新意、制作粗劣,加上好莱坞影片强势压境,民众对台湾电影的兴趣逐渐消退,台湾电影工业随之萎缩。2001年是台湾电影最低迷的一年,总票房仅739万元(新台币),只占整体电影市场的2‰。由于岛内无片可拍,造成电影人才外流与断层,最近几届“金马奖”的影帝、影后,几乎都是大陆、香港演员的天下,更让人对台湾电影的未来感到焦虑。
为促使台湾电影起死回生,台当局祭出“辅导金制度”,很多县市政府也设置影视支援中心,近年来虽略具成效,但要达到振兴台湾电影目标,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在台湾电影亟待振衰起敝之际,李安导演建议在台南沙仑打造国际级片厂,据闻林揆已召集中央相关部会、台南市政府、台糖公司开会,指示国发会掌控进度,并要求台糖完全配合提供土地,务必让该计划在3年内付诸实现,动作之大令人充满期待。
然而岛内的影城何其多!除了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的“中国电影文化城”之外,台中市也准备在雾峰区打造中台湾影视基地,并将李安拍摄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人工造浪池移入重现,再搭配全台最大的摄影棚,打造台湾首座由当局兴建,最完善的电影专业拍摄基地。高雄市也积极筹划“影视艺术产业集散中心”,展现打造成台湾“好莱坞”的雄心。
台南市现有一座“白河台湾电影文化城”,以台湾早期建筑物场景为主,吸引不少乡土剧组前往拍片;市府过去也曾答应在安南区天马电台原址设影城。若现在再兴建李安导演建议的沙仑影城,台南市岂不成为全台影城密度最高的地方?
台湾电影的问题出在市场狭窄、产业空洞化,以及民众不支持台湾电影。三年之艾不能治七年之病,电影政策、电影产业及电影教育应该“三位一体”同步改革,台当局更必须出面整合进行资源分工,避免影城林立能量内耗,成为台湾电影复兴的绊脚石。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