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直是我想去但愿望又没有那么强烈的地方。直到有机会参加了台湾生态农业和社会创新考察团。
在台湾7天,除台北之外,我们基本在中部山区活动,考察了布农族望乡部落、信义酒庄、日月潭邵族部落、桃米社区、埔里镇、赛德克族眉溪部落、大雅小麦文化园区、泰雅族达观部落、南庄老街、石壁部落,基本都是社区营造的典型例子。
社区营造是个新词,维基百科里的定义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
笔者目前所做的是基于古徽州村落的传统社区形态,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商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古村的发展。其实仅就商业“利益最大化”目标而言,没有持续性社会价值,也就没有持续性商业价值,利益并非只有短期,真正的企业家还是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培立而非植入
非常敬佩这样一群人,十几年如一日,投身到一个并非自己故乡的地方——他们称之为“新故乡”,不计报酬,只为了让这个地方更美好,更繁荣,尤其是能培立和强化自己鲜明的文化与自然特色。
“培立”这个词,是我第一次接触,觉得非常到位。这群人不是给当地人植入什么,而是发现其原本具有的某种特点,加以培育和扶植,使之能自主自立。这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无恒心、无恒力者断不可为!而现实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个震后曾经千疮百孔、人心涣散的社区,如今变得草木葱茏,溪流清澈,蝶舞蛙鸣,尤其是整个社区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人人以社区为荣,人人为此献力,社区互助已形成风气。
我同样非常敬佩这样一群人,生于斯长于斯,然而或因求学或因工作,曾在大城市或国外颇有建树,但义无反顾回到故乡,参与甚至主导着故乡的发展。乡情也许是我们内心柔软的那一块,但有多少人能够因为内心的柔软而放弃现实的舒适和温暖?
我看到了布农族、赛德克族、泰雅族还有汉族的一些年轻人,学金融、医学、机械的,想来衣食无忧,但他们依然选择回乡,投入到故乡社区营造中,当起了高山向导、猎人、青蛙解说、民宿经营者、农夫,同时,还影响和号召其他年轻人走上回乡的路。
凭着对故乡的热爱、对传统的依恋,还有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传统手艺。比如埔里林政立的纸匠工坊、大雅赵胜杰的赵家窑铁陶,石壁部落林淑莉的织染等等。这些传统工艺不一定能赚多少钱,但其中却蕴含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生活智慧,失去他们,意味着失去我们的“根”。这些人不断挖掘凝练其中的美好并对外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和热爱传统手艺,使这些技艺在现实社会中获得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