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媒:台湾不能只有小确幸

2014年06月05日 11:0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台资深企业经理人杜英宗的评论文章,谈论自己对当下台湾流行的词语“小确幸”的看法。文章指出,小确幸没有不好,但是在台湾的处境下,我们不能只有小确幸。在我们追求小确幸的同时,不能忘记,在享受过后,要思考如何继续为台湾打底,耕耘更大的幸福,让后人也有源源不绝的后盾,像我们一样得以随处拥有小确幸。

  评论摘编如下:

  不知从何开始,台湾流行起“小确幸”这个词。

  “小确幸”源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之笔,是指只要用心体会,就能随处感受身边“微小但确切的幸福”。这让我们学会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事物,并且能用心创造生活中的惊喜和乐趣,让人生更多彩多姿。

  这也显示台湾人的幸福与好环境,不仅有本钱,还有好心情的余裕,以及懂得享受生活的文化。无论是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婴儿潮、还是他们的下一代,都有老本可以享受小确幸。所以,即使薪资10几年停滞,经济前景有着不确定性,产业转型跌跌撞撞,但是在周末、节庆,昂贵的餐厅一位难求、饭店一房难求,定位高价的卖场、百货公司人潮拥挤,处处可以感受人民的富足安乐。

  只是,人生、企业与社会,都不能只有小确幸。当小确幸占据我们太多心力时,必将排挤勇敢做梦、实践理想的时间与心力,忽略了辛苦耕耘未来的必要性。

  曾经有人批评,时下的年轻人创业都只想开咖啡厅。在市场上,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也的确带给很多人愉悦与养分。只是,咖啡的消费片刻稍纵即逝。如果年轻人都只想开咖啡厅,不想投入其他需要更辛苦擘画、思考、研发,能够为社会与其他民众创造更大价值,为台湾累积更多老本的事业,对台湾长期竞争力的累积,实不是福。

  同样的,当局若只追求小确幸,就会将过多资源放在让民众享有一时快乐的活动,偏废对前景的擘画。

  也因此,在我们追求小确幸的同时,不能忘记,在享受过后,要思考如何继续为台湾打底,耕耘更大的幸福,让后人也有源源不绝的后盾,像我们一样得以随处拥有小确幸。

  在“小确幸”由来的日本,也早有人采取行动,提醒年轻人要立志、勇敢逐梦。由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成立的松下政经塾前副塾长上甲晃先生,在10几年前成立了“青年塾”,号召有理想、有使命感的青年,怀抱改变的热情,立志为社会、为国家尽心尽力。青年塾像一个俱乐部,不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所以没有教室,也没有固定的课程与讲师,目前已陆续有1000多人长期参加青年塾的活动,他们到过日本灾区工作,感受民之所欲;也到全球各地去参访,体会时势之所趋。在长期的耕耘下,许多塾生已是地方首长,以及企业的高阶主管、领导人,希望在他们的岗位为日本尽一份心力,走出20年来的不景气。

  笔者服务的南山人寿,近期跟国际软件大厂思爱普(SAP)进行一项合作计划,希望能够为国家、为产业,打造一套独步全球的保险业营运系统。这当中的工作繁重,大概要牺牲许多小确幸。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们这两家公司都有许多同仁毛遂自荐,知道辛苦,也要参与这有机会制订业界典范的一战,改变更多人的工作与人生。

  笔者相信,在台湾各处,还有许多这样不只追求小确幸,也有意愿、能力为更多人谋大幸福的人,散播在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这股力量,只源于起心动念的一剎那,就像我们看到的许多伟大领导人,不一定要有雄厚的资源,最重要的是正面思考,相信能够改变现状的信念,并且把握机会,付诸实现。

  在你、我身边,每天都有许多因缘与际遇。我们可以行礼如仪,只是如表面的需要,完成一件被交付的任务;也可以从根思考每一件事的用意与使命,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带领更多周边的事物进入新的境界。

  小确幸没有不好,但是在台湾的处境下,我们不能只有小确幸。而大幸福从哪里来,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作者为资深企业经理人)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