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星星》风靡大陆 台湾该警醒了

2014年04月02日 10:3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3月13日台湾《旺报》刊文:“《星星》风靡大陆是台湾的警讯”,台湾《旺报》今日刊载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的文章表示深有同感。文章指出,台湾艺术作品之所以在大陆受欢迎,根本原因是两岸同文同种,血缘、文化一脉相承。但台湾至上的自我封闭创作难有共鸣,看到《来自星星的你》风靡大陆,台湾该警醒了。

  全文摘编如下:

  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台湾影视、歌曲、图书登陆,街头巷尾飘着台湾校园歌曲,电视屏幕上连续播放着情节曲折的台湾电视剧,台湾言情、武侠小说更成为男女老少争相追逐的精神食粮和日常谈资。可以说,台湾艺术作品成为当时大陆各阶层民众艺术享受的主要来源之一。

  自我封闭伤创作

  台湾艺术作品之所以在大陆受欢迎,根本原因是两岸同文同种,血缘、文化一脉相承。与境外其它来源艺术作品相比,台湾在大陆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对台湾作品,大陆人民感到亲切、容易接受。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到1990年代中期,台湾艺术作品在大陆逐步退潮,“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日新月异的开放和发展给了大陆民众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其艺术欣赏的眼光因而变得更加犀利、挑剔。情形发展到今天,台湾艺术作品在大陆的影响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笔者也只是在老歌手罗大佑的北京演唱会中,偶尔回味一下往日享受来自台湾文化大餐的艺术懵懂岁月了,可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究其原因,固有境外艺术作品来源多样化这一客观现实,但这只是表面因素。王岐山先生评价《来自星星的你》时说:韩剧为什么占领了中国?看半天我明白了,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大陆人民所欣赏的,还是剧中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是文化引起了共鸣和亲近,而非感官刺激了需求和欲望。

  中华文化是东亚文化、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复兴方向,更是我们两岸四地、遍及全球炎黄子孙的共同骄傲和认同所在。人们在对“星星”的关注中,体味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东方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魅力,领悟到了破解当下物欲横流、世风不古“社会病”的不二方剂。在文化艺术交流上,海峡两岸一个中国、一个中华民族、一种传统文化、血浓于水,更何况按照台湾的说法,台湾还是“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华人流行文化中心”、有文化创意优势。

  韩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在大陆文化市场,台湾比韩国走得早,也本应比韩国走得远、走得好,为什么没有做到?借用王岐山的话反问台湾:台湾艺术作品为什么失去大陆?是不是作品的内核和灵魂,不自觉地误入歧途,远离了中华文化?以李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把持最高权力20年,全面推行“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给台湾民众洗脑,导致看似自我膨胀,实则自我矮化、自我封闭的文化心态盛行,进而影响到各类艺术作品中。

  台湾至上难共鸣

  台湾大量艺术作品不同程度以“台湾至上”色彩自居,把“台湾”无限放大,对大陆极力贬弃,视特殊为普遍,拿落后当先进,认庸俗作高雅,坐井观天,偏执傲慢,艺术眼光和价值判断坐标系出了很大问题。即便一些广受欢迎的作品,也多多少少有些特定色彩。

  如电影《海角七号》,在台湾取得巨大成功,但其大陆票房却极为惨淡,原因是没有把准价值认同的角度。试想,一个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如果能站在两岸共同历史认知之上,放在甲午战争以来两岸共同遭受日本入侵并为之反抗的背景和民众心态之下,这个故事岂不更有普遍性?能引起更多的共鸣?

  李安的电影在大陆市场很好,原因是他的片子有中华视野、历史高度、文化深度。文化高度决定市场阔度,自我中心必然导致闭门保守、自寻狭路。更何况还有阻碍两岸文化交流的政治干扰、闭锁政策、排外情绪等问题。

  想起笔者对台湾影视剧由喜欢到基本不看的心路历程,主要是感到各剧主题、基调甚至情节都差不多,卿卿我我、悲悲戚戚、哭哭啼啼,总是跳脱不出特有的一些思维模式,如此如何争夺市场?看到警讯,该警醒了。(作者为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