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的魅力是什么? ----访纪录片《台北故宫》总导演周兵
60年前,2972箱、约60万件国之瑰宝、国之重器被运往海峡对岸,从此两个故宫各怀着曾经相聚在一起的珍宝,隔海相望。直到上个月纪录片《台北故宫》在央视播出,这些分割了一甲子的国宝文物,隐约向大陆人掀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翠玉白菜、猪肉形石、毛公鼎、婴儿枕……这些早就扬名四海的国之瑰宝,究竟在台北故宫里幻化出怎样的神采?日前,纪录片总导演周兵推出同名新书《台北故宫》,向读者介绍了他眼中的台北故宫。
亲和力
2003年,周兵担任百集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3年后,他又率队到台湾拍摄《台北故宫》。
“北京故宫是皇宫紫禁城,给我的感觉更加威严。台北故宫是一座面向台湾最普通市民的博物馆,给我的感觉是亲和力。”2006年,周兵第一次到台湾时找到台北故宫的专家聊天,“台北人谈吐的温润、谦和,那里有很好吃的饭菜,台北的诚品书店我也很喜欢,你会看到很多你喜欢的东西。所以我第一次去就隐隐约约确定了拍摄风格,做一个生活化的、亲切的、朴实一点的纪录片。”
所以,在纪录片《故宫》中,观众看到的是震撼力强的大广角镜头、华美的历史情节重现,而在《台北故宫》里,更多地看到了个人命运与这些文物交错时的温婉叙事。
“我想通过《台北故宫》,把1948到2008年这60年的台湾历史和台湾社会的一些信息呈现出来,比如50至90年代台湾人的一些生活和文化性。”周兵说,希望通过《台北故宫》记录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的故事,使这些珍宝传递出的优美、宁静、高远之人文精神,在当代中国人的内心安家落户。
从2006年到2008年,周兵和摄制组共去过4次台湾,加起来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但难能可贵的采访到了少数几位仍然健在的1948年文物运送亲历者。“我们每次到台湾想电话采访当年负责押运文物的索予明,可他已经90岁了,每次都推说不愿意再去回忆。最后一次我给他打电话,我说如果你再不讲的话,历史可能就会被湮没掉了,后来老人才勉强同意录音采访,还是拒绝录像。”周兵回忆说,当时摄制组把摄像机带过去录音,索予明越聊越多,最后还把他的照片、他夫人的印章拿出来,他最后反复说,很期待两岸的故宫和文物界能够有一个深入的交流。
《台北故宫》碰触到一个个与国宝迁徙交错的命运故事,成为整个纪录片除国宝外最震撼人的环节:为了将张大千的78幅敦煌临摹壁画装上已经超载的飞机,国民政府时任教育部部长杭立武,万般无奈之下从飞机上卸下了自己的3件行李,行李当中有他毕生的积蓄20多两黄金;为了躲避日本战火负责故宫文物南迁的庄严,最后迫于国民政府命令将国宝运往台湾,不得不断绝了与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20多年的师生之情,直到临终时他嘴里还念叨着“北平”;故宫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台湾后一直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
时尚感
周兵认为,台北故宫的魅力还在于她的时尚感。“台湾文化丰富而多元,有那么发达的电视娱乐业,但看似古旧的台北故宫的影响力一直坚定而持久。”2007年到台北拍摄时,周兵注意到台北市区的一条隧道刚刚按台北故宫馆藏一幅古代书法的图案,喷绘一新。
“台北故宫建成以来,长久以来,大家所认为的故宫都是比较保守的,然后国民党色彩很浓的,很官方的,不太接近民众的。”周兵说,新千年以后,台北故宫发布了一部宣传片,提出了“OldIsNew”的口号,一改了台北故宫一贯的严肃、古板、老气横秋的形象,影片内容虽取材自宋代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却大量运用了动感时尚的视听语言。影片在充满着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又带有浓郁的台湾地域特色。
“台北故宫的建筑虽然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或许硬件上还比不上大陆近年来兴建的现代化博物馆,但她的亲和力、时尚感很难匹敌,台北故宫对于台湾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座神秘的建筑,而是一个市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场。”周兵说。
2005年,台北故宫开始较大规模涉足影视创作,邀请了侯孝贤、王小棣与郑文堂3位导演创作了3部电影作品,向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感受故宫的角度。2008年3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制作的数码3D动画片《国宝总动员》在第7届东京国际动画影展荣获公开征选作品类首奖。影片将台北故宫中的3件文物“婴儿枕”、“玉辟邪”、“玉鸭”以拟人的手法化身成片中主角,描述的是台北故宫日落之后,展厅内的文物逐渐苏醒过来,把酒高歌、追逐嬉戏。在嬉闹中弄丢了翠玉白菜上的螽斯,一场螽斯追捕的故事。《国宝总动员》总制作费超过4000万新台币,至今常演不衰,拉近了民众尤其是孩子们与中国古老文物的距离。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包括将要完成1万件器物、书画,以及20万件以上清代档案等等专业摄影及数字化文件,建成文物数据库。目前,台北故宫的数字化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周兵还提到,台北故宫的门票价格是新台币160元,而学生门票只要新台币80元,相当于人民币20块钱左右,而学生团体预约,就可以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