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名嘴”们,莫让爆料成暴力!

2012年07月13日 08:4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日一群名嘴做客《康熙来了》,探讨名嘴圈生态话题,却因为互爆隐私而“内讧”,甚至有闹上法庭的趋势。《海峡导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目前台湾名嘴扩大到生活、社会、娱乐领域后,滥竽充数者也随之增多。此事会发展到何程度尚不知晓,但有时候对薄公堂是好事,会让人多理解“自律”二字的含义。

  评论摘编如下:

  向来以嬉笑怒骂为基调的台湾知名综艺节目《康熙来了》,11日节目竟请来了一群名嘴做嘉宾,探讨起严肃的名嘴圈生态话题。乍看下颇有深意,没想到却因为互爆隐私而“内讧”。嘉宾之一的粘嫦钰说名嘴圈男女关系复杂,意指名嘴江中博与吕文婉,引发当事人不满,甚至有闹上法庭的趋势。网友们大多起哄围观,有的甚至嘲讽道:这些人平日冷嘲热讽别人惯了,这回被踩到自己的脚才知道疼。

  以专业背景上节目分析名人、针砭时弊、爆内幕的名嘴,现今也成为话题新闻追逐的焦点,不禁想起郑弘仪。从对马英九爆粗口一事轰动,到因带头不实评论流感疫苗被杨志良状告,再到被“三立”下课。每逢因“大嘴巴”而惹祸上身时,都会有同行们站出来批评,不问是非、让“名嘴”公信力受损等。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台湾名嘴圈,“郑弘仪”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现象。

  作为台湾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自2000年应运而生后,电视名嘴就被认为与政治人物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尤其是2006年到2008年,“名嘴”对陈水扁贪腐、洗钱的“揭弊运动”,让台湾政论节目一度发展到巅峰。“名嘴”们监督、批评时政,把媒体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台湾“非蓝即绿”的结构让政论节目慢慢有了立场,开始有“为反对而反对”的名嘴。理性、中立、客观都抛在脑后,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在这里得不到激荡,真理没办法越辩越明。

  名嘴扩大到生活、社会、娱乐领域后,滥竽充数者也随之增多。似乎只要有一张嘴,不管话题熟不熟悉,只要有通告就上。开口闭口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有时甚至更像通告艺人,比如资深媒体人彭华干甚至在节目中模仿起Makiyo新闻事件。名嘴仿佛参加“表演秀”,表演得好,就会赢得收视率,就继续有通告可以上。

  确实存在一些喜欢“刺激”的观众,让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去放任名嘴迎合这部分人的需求。责任让名嘴完全承受,也不尽公平。粘嫦钰此事会发展到何程度尚不知晓,但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有时候对薄公堂是好事,会让人多理解“自律”二字的含义。与其上节目讨论 “名嘴如今还需要配合节目模拟演出,叹钱难赚”,不如三思而后行,以免今日出口的“爆料”,成为明日打击自己的“暴力”。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