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26日刊载社论指出,文化无所不包,因此甫升格的台当局“文化部”任务格外艰巨。有了“文化部”,意味着台湾走出了原有的思维,站在这个分水岭上,“文化部”未来还有更多路要走。
社论摘编如下:
“文化”其实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举凡建筑、雕刻、博物馆、美术馆与各类型音乐、舞台等表演艺术等都是文化,书籍杂志出版品、电影、电视剧、传播媒体、乃至电玩游戏,在各界也都视为文化产业,上至历史与人类文明,下至日常生活的咖啡与茶,甚至一碟小菜,都可以涵盖在“文化”这个大帽子下。
正因文化无所不包,所以太多事可以推动,必须推动;但也因文化的无所不包,让甫升格的台当局“文化部”任务格外艰巨。
台当局“文化部”前身的“文建会”,在各“部会”中相对是个年轻的单位,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瓶单位,在岛内当局总预算中所占比例相对弱势,即使多数人承认生活就是一种文化,文化预算却很难不被框架在“基本必需”之外。
如用狭隘的“文建会”或“文化部”机关预算来界定文化预算,可想而知,新科“部长”龙应台必然要失望,因就算她争取到明年能编列168亿(新台币,下同),或她理想中的至少200亿,都是不够用的。但若能整合各部会资源,扩大对“文化”想像,那么龙应台或许会发现,“行政院”各“部会”都可以是她推动“文化”的助力,而资源更庞大到难以想像。举例而言,“农委会”推动观光农村、精致业,“交通部观光局”辅导优雅民宿,甚至“国防部”在军中推广阅读,都可以是文化一部分,换言之,她虽是“部长”,却有必要做跨“部会”的协调整合,或至少要有请“政务委员”出马协调的积极主动。
龙应台在“立法院”备询时曾经感慨,从人员到预算都不够,目前的“‘文化部’还是营养不良的状态”。此言非虚,“文化部”即使升格,却未能即时在年度预算中反应出来,101亿预算中,一半以上在硬体支出,人事费又占了27.4亿,真正能摆在各种文化活动的奖项补助预算只有22亿,换算每个人只能分配到17元,拨给地方的更少,所有等待当局补助活水的活动与表演团体,简直是在有限的大饼里争抢几粒芝麻。
马英九在2008年的“文化白皮书”中承诺,文化相关预算要达到总预算的4%,对比现在“文化部”预算只有0.52%,这个距离实在太遥远。当然,非要做到4%未免不切实际,多数“立委”或许也不会同意这样的预算分配,随便一句,“社福都做不够,肚子没填饱,谈什么表演?”就可能让龙应台挫折不已,还好龙应台承认,“当年提出4%是高估了。“她应该也做好心理准备,在有限预算中做最大程度的工作。
“文化部“在必要的补助之外,最重要的是积极宣导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各地方政府提出够漂亮的活动计划,这才是让文化深耕与生根的做法。
2012年,岛内有了“文化部”,这意味台湾走出“唯国防至上、唯经济优先”的思维;更重要的是,站在这个分水岭上,怎么做到龙应台口中的比喻:“文化犹如方糖融于水”。过去5年,台湾有一个纸风车把表演艺术带进319乡镇,让不分城乡的孩子们跨出欣赏艺术的“第一哩路”,未来还有更多路要走,让文化深入基层,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