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龙应台的文化“糖水论”与“珍珠奶茶”

2012年05月22日 08:2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当局“文化部”成立,作为首任“部长”的龙应台备受期待。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分析龙应台的文化“糖水论”。社论指出,龙应台不想做一个“分糖者”,而会做一个“治水者”,因此始有“糖水论”;这也可能是岛内外许多有心人对龙应台的期望。“糖水论”是“文化部长”应有的思维高度,但“珍珠奶茶”或许始为“文化部长”可行的操作手册。

  社论摘编如下:

  台当局“文化部”开张,龙应台为首任“部长”。这是龙应台的大事,“文化部”的大事,文化的大事,台湾的大事,也是华人世界瞩目之事。“龙应台”加“文化部”,会有什么答案?

  别担心龙应台想得不够多,反而要担心她想得无边无际。她正在思索:怎样让文化资源真正渗透台湾7835个村落?如何充分照顾即将占据人口总数13.3%的退休人口的文化生活?如何使“个个都是珍宝”的孩子们成为创意充沛、素养深厚的人?这当然不是过去“文建会”的思维,但这是否就是未来“文化部”可能承当的角色?

  可从“糖水论”谈起,龙应台说:文化犹如方糖融入水。作为一个文化思想者,这是智慧;但做为一个“文化部长”,这却是一个难题。因为,“文化部”管方糖,但管不到水。

  从“糖水论”可以看出,历任的“文建会主委”,可谓都是“分糖者”,且主要只管“唱歌跳舞”的那种糖;龙应台则俨然是第一位以“治水者”自期的“文化首长”,她向来不认为文化只是“唱歌跳舞”,从十几年前做首任台北市文化局长即如此。龙应台想做怎样的“文化部长”,可从她认知“什么是文化?”探知。以下皆是她对“文化”的释义,她说:

  文化是一种整体气质/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文化在形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是一个关键元素/文化是人们眼光接触时交换的一组密码/文化使人们明白了“同胞”的意义/人是散落的珠子,文化使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文化决定我们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手所触摸、心所思虑的整体环境的美丑/文化,在大街小巷里,在市场广场上,在孩子们的教室里,在报社的编辑台上,在警察的秘密档案夹里,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间里,在我们整个呼吸、工作、睡觉、游玩、思考的生活环境中……

  如果听由龙应台自己选择,她不会想做一个“分糖者”,而会做一个“治水者”,因此始有“糖水论”;这也可能是岛内外许多有心人对龙应台的期望。但是,大街小巷、教室、编辑台等处,大都皆非“文化部”的水域,也没有一位“文化部长”能让方糖融入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手所触摸、心所思虑的一切。莫说“文化部长”,即使高于“文化部长”者也不必作此想。

  “糖水论”是“文化部长”应有的思维高度,但“珍珠奶茶”或许始为“文化部长”可行的操作手册。“文化部”不可能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杯理想中的糖水,但“文化部”却有可能让人们在原本的糖水里嚼到几粒QQ的粉圆,使其变成一杯珍珠奶茶。倘系如此,龙应台有锦绣胸襟,更是一位手工细腻的匠师。想象中,龙应台为“文化部”开天辟地,必能留下几颗珍珠粉圆应非奢想;但若只是泡了一杯泛泛的糖水,那不像是龙应台的愿望。

  举例而言:倘如龙应台所说,文化不只是“唱歌跳舞”,则最Q的粉圆也许可用两岸题材;其次,龙应台曾为台北市建立街头艺人及树木保护等相关法制,这类立法皆是珍珠粉圆的配方。再者,毕竟艺文活动仍是“文化部”的祖业,在这个领域中,糖和水皆由“文化部”所管;但由于台湾的市场规模较小,像优人神鼓这类的文创产业生计问题有其先天性的困难,因此龙应台也不能搁下“分糖者”的角色。

  新任伊始,大江大海的龙应台似乎展现了一种“从茄萣乡(注:台湾省高雄县西北沿海的一个乡)到全世界”的抱负,但这也许是可以向往却不可能包揽的“野心”;此时的“文化部长”已与约30年前的新锐作家不同,不能再烧“野火”,就须有剔骨去肥的刀工,与文火慢炖的动心忍性。

  龙应台始终是为自己加足油的人,我们要为新添了“文化部”的台湾当局加油!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