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台湾电影慢慢走出低谷,开始翻身,好作品不断涌现,影迷明显回流。台湾《中华日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本土电影开始回温,观众回流,台湾电影事业迎来宝贵复苏契机。这是大步跃进的前奏,当局除了短线的奖励补贴之外,更要长期栽培影视人才、创造完善的影视环境、取缔盗版保护智财权、扩展台湾电影视野走向国际化,台湾电影欣欣向荣才可期待。
社论摘编如下:
岛内电影近年来颇有复苏迹象,台南市政府今年编列600万元(新台币,下同)预算,鼓励影视业者到台南拍片取景。在其他县市也都提供优惠补助的情况下,这笔预算实在不够吸引人。地方政府透过影像行销,要看补助金多寡,也要看能给多少协助,同时要在剧本、拍摄、后制等方面“给力”,影视文创产业才能在地发展。
岛内电影事业曾经风光一时,拍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影片,也捧红许多大明星,看电影成了早期社会时髦的休闲娱乐,但在美国好莱坞影片与录影带双重夹击下,电影市场逐渐萎缩、没落。何况,岛内的文艺片,很难摆脱客厅、咖啡厅、餐厅的“三厅”窠臼,剧情了无新意,让人日久生厌;武打片则粗制滥造,三脚猫功夫毕现,使观众倒足胃口。
台湾电影事业1990年代开始走下坡,开拍的台湾电影寥寥无几,2001年是最低迷的一年,总票房仅739万元,只占岛内整体电影市场的2‰,很多原支持台湾电影的影迷,纷纷失望的走出电影院。由于无片可拍,电影产业空洞化,造成人才流失与断层,曾有几届“金马奖”的影帝、影后,几乎成了香港演员的专利。
最近几年台湾电影开始翻身,影迷明显回流,从《海角七号》、《痞子英雄》、《艋舺》,到《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等影片,都屡创票房佳绩。6年前台湾电影只占岛内整体电影市场5%,去年底已上升到25%,但仍难望日本、韩国项背,日、韩本土电影票房,都占50%以上,台湾电影要达此比例,期以打造电影工业规模,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台湾电影会起死回生,除了受惠于辅导金制度外,各县市政府相继设置影视支援中心,透过单一窗口协助电影、电视到当地拍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业者可以提出拍片补助计划得到现金补贴,并且获得行政方面的协助,地方政府则可借影片的传播力,加强城市行销,带动观光商机,可谓互蒙其利。
这种“水帮鱼、鱼帮水”模式,虽然创造了台湾电影近年来的荣景,但也不无内在的隐忧。有些县市首长利用电影、电视拍摄机会,大做个人“置入性行销”,或干脆在片中轧一脚。有些剧组则在各县市间“比价”,看哪边开的条件较好,大城市曝光机会自然增加,部分资源不足的县市则乏人问津,长久下来,可能使台湾电影朝都会化、区域化偏移。
岛内电影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人人都想当导演,不少导演包办筹资、编导、后制、宣传等工作。但电影是很精致化的事业,每一环节都要充分协调、缜密分工,才能完成精彩的作品。要使台湾电影发光发热,不能只靠导演和大牌明星,还要有编剧、摄影、录音、灯光、特效、动画等幕后英雄,必须鼓励更多人才投入相关产业,让艺术与技术同步发展。
至盼台湾电影回温、观众回流景况,不是天边瞬即出现旋即消失的彩虹,而是大步跃进的前奏,当局除了短线的奖励补贴之外,更要长期栽培影视人才、创造完善的影视环境、取缔盗版保护智财权、扩展台湾电影视野走向国际化,台湾电影欣欣向荣才可期待。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