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19日刊发李天铎、梁友瑄的评论文章《台湾电影 难圆大陆梦》,文章详细分析了台湾自产影片的现状,至于如何走进大陆,笔者认为:台湾电影进军大陆,可谓艰难重重,凭的应是业界长期与总体性的经略,需要的是当局务实的强化产业体质作为,不是五日京兆式的官话与圣诞老人式的补贴。
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日前生效,由于电影位列早收清单,未来台湾影片只要通过大陆官方审查,就可不受现有进口配额限制,进入院线映。针对这项协议,电影界上下额手称庆,仿似台湾影片的盛景即在眼前;一向精算的科技巨头与长年滞留海外的影人亦纷纷表态,将以实际的行动支持台湾影片;台“新闻局局长”江启臣更表示,相信未来台湾电影可以藉由拓展大陆市场厚植台湾电影在亚洲的竞争力。是吗?凭什么?
电影是整体文化创意产业中,最耗资、也是风险最高的一项。因此,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发展会以巩固当地市场为首要,再考虑进军境外。比如日本、韩国、泰国,过去两年,它们的电影在境内的市占率均在四成到六成之间,年产电影在五十至八十部不等。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有强固的发行体系,有丰硕的映演回收,方能为电影产业带来良性循环。
台湾电影近年来充斥着一股情势看涨的假象。环顾这十年内,台湾影片市占率最高的二○○八年也只有一二.○九%,那是因为《海角七号》。等到海角热潮退逝后,二○○九年旋即掉入二.三%的低谷。所以尽管每年总有几部票房惊艳的影片窜出,那都不是产业的常态,而是“手工业”的个案奇迹。绝大多数台湾影片均以亏损收场。这使得台湾影片高度仰赖政府的无偿性辅导金,制作普遍局限在一千五百万左右的小规格中,其议题与视野多胶着于特定区域情境里,青年男女的情爱纠葛与成长经验。“颇像偶像剧的浓缩版、简直像电视电影”,这是六月在上海举办的“两岸交流─台湾电影展”,大陆媒体的普遍反映。
一般而言,台湾电影没有超脱于多元媒体之上的明星,没有能联结金融资本与创制的制片人,也未见有能统合业内外资源的企业机构;有的是酷哥美眉型的偶像,还有一群以导演为主体的微型工作室。电影产业要有竞争力,关键在于紧密统整,从募资、制作、发行到映演的价值链。政府的天职在于:排除外部环境障碍,扶持产业导入健全发展。但台湾当局的举措,却不在于检讨产业内部,如作品构思与发行策略的重构(像韩国)、或是资源结构性的整合(像泰国);亦不在于产业外部,多元媒体的联盟与汇集相关娱乐产业创造群聚优势(像日本);相反的是,用纳税人的钱编列预算,直接无偿补贴拍片。十多年来,经由各式名目的辅导措施,已送出十多亿;近年再以“策略性”之名,提高补助金额,每部最低两千万,另外还有影片卖座后再追加补贴的办法,这又是好几亿。眼前配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台当局又宣布投入七.六亿补助台湾影片制作。却仍不见在健全电影产业的具体作为。
这种豪迈加码的结果是,整体产业的重心就是拍片,至于拍完后的发行营销与映演布局则异常羸弱。若以这种结构进军大陆,碰到大陆的发行体系,将毫无议价的筹码,再加上大陆的票房算计,映演的收益将任人宰割。北京华谊集团董事长王中军说道:“台湾电影到大陆来,不能只是拍拍片、放放片,要像香港的环亚或英皇,走的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总体性的经营策略。对大陆而言,台湾好说,后面马上要到的好莱坞才难办。”
经数年缠讼,中国已准备遵循WTO的裁决,在明年三月十九日前对美国影音娱乐产品做全面的开放,这意味着未来台湾电影在大陆的竞争对手,除了当地的组织体系与丰沛的人员,早已生根卡位的香港电影工作者,还有同样不再受配额限制,在台湾内部压得台湾影片喘不过气来的好莱坞电影。
台湾电影进军大陆,可谓艰难重重,凭的应是业界长期与总体性的经略,需要的是当局务实的强化产业体质作为,不是五日京兆式的官话与圣诞老人式的补贴。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