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日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台当局对企业投资的态度冷热,必然和几项因素有关:一、大环境;二、工作诱因;三、负责官员的专业和能力。要对企业招商从“冷冰冰”改变为“热情如火”不难,但要能解决上述问题才是真本事,台当局有注意到吗?
社论摘编如下:
鸿海集团副董事长兼夏普社长戴正吴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全球热情招商,但他“在台湾却从未看过一点热情,都是如此冷冰冰,而且反商”。
大概是媒体报道已对台当局造成压力,台当局“经济部”随后响应,将由次长拜会鸿海戴副董说明台当局的招商作法,并听取其对台当局建言。台当局“经济部”也指出,台当局非常重视民间投资,除推出5+2产业创新计划外,已调整全球招商服务中心功能,提供单一窗口及“项目、专人、专责、全程客制化”服务,并项目列管各县市5亿元(新台币,下同) 以上的投资案,定期追踪进度以加速落实重大投资。
然而,台当局对企业投资的态度冷热,必然和下列几项因素有关:一、大环境;二、工作诱因;三、负责官员的专业和能力。首先,是大环境:如果大环境不好,再如何努力招商也是效果有限的话,当然会打击台当局招商的意愿。例如,环境影响评估的时程难以掌握、而少数态度偏颇的委员可以左右大局、土地价格高昂、担心缺水缺电等,这些因素都会让相关官员的招商态度意兴阑珊;因为再如何努力,效果可能都极为有限。
其次,是工作诱因不够:这包括赏罚可能不公,苦干实干若不如“政治正确”时,自然无人愿当“台湾阿甘”,只会努力“往上扎根、往下结果”。此外,若有优秀学历又经过激烈考试才得以进入台当局部门,但薪水不高,一辈子苦干后,退休金还要被删到仅以糊口,则与其拼死干活,可能不如多经营企业关系、退休后到民间兼个顾问,倒比较实在。
如果主因是上述第一种,那台湾招商之所以“冷冰冰”,应来自官僚体系多年来“过度作为”或“不作为”所致。“过度作为”是指管制过当或不适当管制,“不作为”则是相关“法规”该随时间修改却怠惰拖延,而这又和“立法机构”无效率有关。要有效处理这个问题,全在于既有能力、又相对稳定的“部会首长”和有效能的台湾“立法院”;但目前政党经常轮替、首长常存“五日京兆”心态,常任文官体制又常遭破坏,难有干才对症下药处理“法规”兴革之事,因此“大环境”每下愈况,投资绩效当然就只能视国际环境浮沉,而无法主动出击。
其次,若执政党为酬庸选举有功人员,一再扩张政务员额、提拔及重视意识形态雷同之官员,却不顾其能力及表现的话,自然让多数官员竞相经营党政人脉、长官关系,轻于自发处理其职掌相关事务。即使是负责投资业务的单位,没有长官下令,当然不会主动积极处理相关事务。最后,官员本身的专业如果不符,即使是委托外部专业单位办理,还是要由官员规划、撰写委托规格,可能一开始规划就会出现问题,难以获得预期效果。若官员们前途茫茫、意兴阑珊,当然不会自我学习、与时俱进,自然也难以对症下药。
要对企业招商从“冷冰冰”改变为“热情如火”不难,但要能解决上述问题才是真本事,台当局有注意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