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媒:“新南向”建立在错误认知上 错的离谱!

2016年08月26日 11:0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日前,台当局新南向办公室主任黄志芳诠释“新南向政策”时说,大陆市场已经饱和,站满了一群大象,一只蚂蚁(指台湾中小企业)进去跟人家争什么?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发表社评表示,听完这个诠释,我们才发现原来新南向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错在对大陆市场的认知、错在对台湾企业的认知、错在对企业竞争的认知、错在对国际经济结构的认知,可谓是非常离谱的错误。在错误的认知上,永远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新南向,还推得下去吗?

  社评摘编如下:

  “新南向政策”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重要的竞选政见,不仅选举时标榜,就职演说中更是政策重点之一,就职后还在蔡英文办公室内成立了新南向办公室。她既然如此重视,想当然尔,应该是做足了功课,并且有了相当的把握。然而,事实恐怕不是如此!

  虽然民进党当局对“新南向政策”是朗朗上口,但台湾民众恐怕没有人了解“新南向政策”的内涵,更不知其“新”在何处。日前新南向办公室主任黄志芳参加一场会议,对新南向做了一番诠释,听完这个诠释,我们才发现原来新南向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而且是非常离谱的错误。

  首先是对大陆市场错误的认知。黄志芳说大陆市场已经饱和,站满了一群大象,一只蚂蚁(指台湾中小企业)进去跟人家争什么?这句话如果听在企业家耳中,死怕会笑掉大牙。“大陆市场已经饱和”完全是外行话,因为这要看产业而定。大陆的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服务业的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五十,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台湾的服务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难道新南向办公室视而不见吗?再说,大陆的经济成长虽然趋缓,但仍然有6%以上,这样的市场实在不能用饱和来形容。如果没有成长空间,世界各国企业又怎么会争先恐后往大陆抢夺市场呢?

  其次,是对台湾企业的错误认知。按照黄志芳的说法,好像大陆这个市场根本没有台商一样,然而,在大陆的台商已有七、八万家,台湾出口到大陆的金额也高达1300亿元(新台币)左右。更何况,不少台商在大陆的企业也是知名品牌,即使不是大象,但也绝对不是蚂蚁。

  第三是对企业竞争的错误认知。黄志芳说,两岸同文同种反而使得技术很快被中企复制,回过头被攻击。同文同种和技术被复制根本是两回事,因为即使到东南亚,要复制也是可以很快。我们奇怪的是,同文同种的其它好处,黄志芳视而不见,而这正是台商选择大陆的重要原因之一。矛盾的是,到大陆说同文同种是劣势,但另一方面却又要积极培育东南亚语文的人才。

  我们要提醒蔡当局,企业竞争本来就有被复制的风险。事实上,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之一,就在于其被复制的困难度。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强化竞争力,到世界舞台(包括大陆)去竞赛,而不是把台企当蚂蚁,用大象来吓他们。如果台湾的企业是蚂蚁,到了东南亚,也一样被踩死。

  最后则是对国际政经结构的错误认知。黄志芳说新南向之新,在于把东盟当作台湾内需市场的延伸,致力开拓东盟内需市场,这才是把饼做大的机会。如果是把东盟当成台湾市场的延伸,那前提之一就是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否则一个关税问题就可以阻绝台湾的货品。在我们看来,蔡英文的两岸关系政策和“新南向政策”基本上是矛盾的,可以说两岸愈冷淡,新南向就愈暗淡。

  在错误的认知上,永远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新南向,还推得下去吗?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