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农委会”表示可能与大陆展开农产品贸易谈判,岛内农民相当关注,担心台湾扩大进口大陆农产品,会影响本地农产品的销路。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大陆农产品并非洪水猛兽,在被台湾限制进口的大陆农产品中就有不少是台湾欠缺的,台湾每年都从海外大量进口自己不盛产的农产品,却唯独拒大陆的同类农产品于门外,显然有失公允。
评论摘编如下:
近日台湾“农委会”表示可能与大陆展开农产品贸易谈判,岛内农民相当关注,担心台湾扩大进口大陆农产品,会影响本地农产品的销路。农民的忧虑无可厚非,但有政客却趁机煽风点火,说什么“大陆向台湾倾销农产品”、“马当局要灭农”云云。这种视大陆农产品为洪水猛兽的厥词不啻是误导台湾农民,其背后归根究底是偏见或敌视的畸形思维在作怪。
大陆多年来都本着为台湾同胞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的理念和原则,制订了一系列惠台政策。在两岸农业交流方面,大陆从2005年起就开始单向给予台湾多项农产品出口的优惠待遇,包括扩大开放22项水果准入,其中15项给予零关税,以及11种蔬菜及8种渔产品准入也给予零关税待遇,使得近年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数量大幅增加,尤其2011年ECFA早收清单实施后,享受登陆优惠关税的台湾渔农产品出口大陆的总金额近5000万美元,较2010年同期的790万美元,大幅增长5倍多,其中以石斑、茶叶、冷冻秋刀鱼等的销量增长最为显著。大陆方面还以契作方式向台南渔民采购虱目鱼。定价定期定量直接收购,为养殖者建立了投资保障机制,也减少了贩运商对养殖者的“剥削”,深受台湾南部农民欢迎。
台湾目前已开放大陆1415项农产品进品,其中479项乃2000年5月20日前国民党执政时所开放,2002年1月台湾加入世贸后,民进党当局于同年2月开放大陆835项农产品进口,后来又陆续开放101项。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上台后,由于顾及岛内农民的疑虑,迄今仍禁止830项大陆农产品进口。
两岸经济规模悬殊、同类产品价差大,对于台湾少产或不产的农产品,台当局应网开一面。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去年就希望台湾应一视同仁向大陆开放,以体现平等原则。事实上,在被台湾限制进口的大陆农产品中就有不少是台湾欠缺的,如苹果、小麦、玉米、黄豆等。台湾位于热带,并不盛产属于暖温带的苹果。台湾每年约进口13万吨苹果,来源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智利、新西兰和澳洲等地。2008年台湾小麦总产量只有292吨,当年自岛外就进口了约100万吨。同年岛内饲料与食用玉米产量约12万吨,自岛外进口了432万吨。可见,台湾每年都从海外大量进口自己不盛产的农产品,却唯独拒大陆的同类农产品于门外,显然有失公允。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