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不健康政党政治和社会氛围从何而来

2015年10月30日 09: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据台湾《工商时报》30日社论报道,台湾工研院产经中心日前发表2015年制造业趋势预测,下修2015年制造业产值成长率至—7.36%,减少产值约达新台币1.07兆元,创自2009年金融海啸6年来最大减幅。对此颓势,工总理事长许胜雄直言,过去工总白皮书曾提到台湾面临缺工、缺电、缺人才、缺土地、缺水等“5缺”困境,现在还多1缺,就是缺“德”,整个社会耽溺于政党恶斗,完全没有相互尊重、容忍的气度,如何打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深切期盼朝野跟全民都要努力。

  对此,社论评论说,许胜雄理事长所以提出“缺德困境”,乃是因为“2015年工总白皮书”中所批判的“六失”(政府失能、社会失序、“立法院”失职、经济失调、世代失落、台湾失去总体目标)现象,近年来持续恶化,所反映的是产业界对于投资环境与台湾竞争力持续恶化的忧心,这样的困境是台湾领导人、朝野政党、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媒体,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许理事长所指的“缺德困境”,凸显出当前台湾社会所存在不健康的政党政治和社会氛围,在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与经济动能丧失之际,不但无法累积正面向上的能量,反而更加对立,也迷失发展的方向。

  从政治环境来看,台湾当前存在着“宪政”制度权责不相符、“立法院”运作效率不彰、行政体系失能与缺乏透明性,以及泛政治化的媒体环境等问题,都是造成公共政策扭曲的主要原因。尤其政治人物只看到眼前利益、过度算计选票,不愿从整体发展的角度,理性思辨两岸关系和攸关经社发展的能源、环保、劳工、社会福利等重大议题,任由民粹和政治考量决定政策走向,已对台湾社会带来巨大伤害。

  特别是独特的政论节目型态,不但政治新闻综艺化,也不像欧美或日本电视台会针对不同议题,安排专业领域的来宾,兼顾政策的支持和反对者意见,并邀请政府官员现场说明的做法,而是由固定的、万能的“名嘴”,针对政治经济等议题漫天批判,不但形成“名嘴治国”的畸形现象,也误导了民众的理性思维,也难怪乎许胜雄理事长痛陈“媒体最缺德”。

  同时,随着朝野政党都倾向选举挂帅,“政策买票”便成为扭曲投资环境的元凶。不但油价、水价和电价调整,无法受到“立法院”支持,每逢选举,行政部门或政党为了讨好劳工、环保或社福团体,不时提出不合理的法案,也令企业界疲于应付。例如面对国际竞争力下降,“劳动部”不是积极思考人力资源调整与升级,反而动辄以经济指标有好转为由,热衷讨论基本工资是否提高;执政党“立法院”党团甚至提议在今年底前将基本工资提高到2万5千元(新台币,下同)等,都是无端引发劳资对立的作法。

  当中国大陆倾其国家资源、动员地方政府与企业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际,台湾却在贫富差距扩大的不满逐渐累积的情况下,社会中充斥着对立、仇恨的情绪,公平正义等平头主义的气氛高涨,使得以鼓励创新投资和激励企业可以留才的《产业创新条例》修正草案,难以顺利完成“立法”。这种凡是对产业有利的政策,都被认为是“图利厂商”的社会氛围,不但导致厂商投资态度保守,连外商也缺乏在台湾投资的意愿,台湾经济被边缘化的危机,明显越来越恶化。

  面对当前台湾的“缺德困境”,不论是目前的执政团队或是可能在2016年执政的“总统”候选人,都必须负责任地提出如何带动台湾长远发展的总体策略,以克服当前经济失衡和国际竞争力衰落的困境,建构兼顾公平和世代正义的社会环境,同时营造公共政策理性讨论的朝野互动模式和民间社会团体公共参与的运作机制。诚如“2015年工总白皮书”中所建议的,朝野政党的“总统”候选人都应该针对如何形塑“健康成熟的政党政治”,以消除朝野政党间或是不同利益团体间的严重对立,提出清楚具体的构想。至于备受关注的经济动能丧失问题,各候选人尤应提出产业经济转型的大战略,以凝聚社会共识,增加全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