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两岸应相互理解生活习惯的差异

2015年10月22日 14:5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往愈加密切,人民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出现不少的杂音,其中有历史、政治的纠葛,也有相当部分是因生活方式的相异所致。习惯习俗的不同又往往容易引起人情绪心理的起伏,进而可能以一推十,累及全部,而细节的形成是地域环境和长期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等共同因素的结果,并非仅仅是“当下”的人的素质问题。

  两岸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分裂,两甲子的岁月沉淀,确实在习惯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如果对彼此不是很了解,直接以批评相待,往往会“因小失大”,甚至破坏两岸人民间脆弱的感情。以“小姐”的称呼为例,在台湾“小姐”是一个很普遍性的礼貌用语,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等的女性都可以使用,对方并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但是在大陆“小姐”并不完全是一个褒义的普遍词汇,如果对一个年级偏低的女学生称“小姐”,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一场“暴力”事件,但在台湾不会。

  再者,台湾媒体常常热议大陆人“插队、乱丢垃圾、大声讲话、上厕所不关门……”这个事项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来,这当然是大陆今后需要注意、改善、努力的部分,以便与世界的融合和接轨。二来,此部分实情比较复杂。以“说话声大”为例,在大陆如果一个男士说话过于温柔或声量过小,可能会被周围的人“说三道四”。但在台湾可能是基于“温良恭俭让”的教育,在公共场合众人说话尽量以不影响他人为上,从搭乘捷运、火车即可见一斑,久而久之就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再以“上厕所不关门”为例,在大陆的农村或偏远地方厕所无门的情况并不少见,无门也就无法关门,长期以往就形成一种生活的随意性,而习惯又成自然。从深层次来讲这是经济、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随着条件的提升也就会相应地为之改善,不过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跨度的,非一时所能得。换句话,这就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对等,如今台湾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而大陆还处于发展阶段,就像台湾的环境治理相对大陆要干净整洁,但发展程度更上一台阶的日本则会批评台湾环境不卫生。其实,今天台湾媒体议论大陆人的问题台湾也曾经历过,也被非议过。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两岸之间有习惯习俗的差异也不奇怪,即使在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300万的台湾岛也有南部与北部的差别,更何况隔海的两岸呢?生活习惯的摩擦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的随时产生,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日久天长,将是矛盾的酝酿和累积。所以,两岸在交往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了解、认识对方的文化习惯,更应该相互的体谅、尊重、包容彼此。有时候习俗习惯没有“对”与“错”,只是“同”和“异”,但要入乡随俗。(作者长孙文正,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