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日报》17日社论说,几经波折试炼,台北市长柯文哲终于启程赴上海,参加两岸“双城论坛”。首位非国民党籍台北市长到大陆参访,让双城论坛成为各界观察两岸互动的重要指标。口无遮拦的柯文哲行前信心满满表示,“全世界都很想了解柯文哲”。他在上海的言行,被赋予“非国民党”势力或“墨绿”阵营与大陆交往的“试点”,甚至成民进党的先行指标,两岸格外关注。文章摘编如下:
台北和上海双城论坛举办多年,但毕竟是地方层级的城市交流,不涉国家定位,敏感度较低,正好可作为中共与“非国民党”首长互动的试验场。上海副市长翁铁慧7月回访台湾,在尊重大陆访客前提下,台北市特别将联络窗口由“国际事务组”,改为“媒体事务组”,微调背后的政治姿态,表达柯文哲顾及现实,从善如流,确保双城论坛不生变化,也让他从苏迪勒台风处置失当风波中脱险。
问题在柯文哲毕竟是政治生手,对复杂的两岸关系,极易因言行失准而闯出事端,非但未必能对两岸互动创造“第三条路”,反而可能制造纷争。那就不仅是柯文哲个人失分,恐怕台湾及两岸关系进程都会遭受伤害。
最仿徨紧张的恐怕是国民党,双城论坛如让大陆找到与“非国民党”人互动新模式,两岸关系是国民党“专利”的状况不再,国民党就得提出新论述。对民进党来说,“维持现状”是向大陆、美国做出不倾“独”承诺;但对国民党来说,“维持现状”却是缺乏积极作为。如果其他党派能与大陆建立互信,国民党不再专美,就必须修正两岸政策,与绿营竞争选票。洪秀柱“一中同表”引起蓝营顾虑,国民党人不敢行险,使蓝营进退维谷,大陆也在借柯文哲敲打国民党,营造蓝绿就两岸交往的竞争新环境。
因此,柯市长此行可积累政治能量,也可能破功见拙。台北、上海如能“亲上加亲”,两岸就有希望继续步走坦途。柯文哲之后,就看蔡英文了。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