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15日社论指出:蓝绿“立委”联手封杀了高铁财务改善方案,台当局“交通部长”叶匡时已为此愤而辞职下台。如今“行政院”退而求其次,准备等高铁破产后再予“接管”;这时民进党“立委”反倒急了,要求“立法院长”王金平召集蓝绿重启协商,再寻求其他解救高铁的方案。悍拒财改方案在先,却又害怕高铁破产在后,民进党的态度变化耐人寻味。
蓝军“立委”日前以十八比○否决高铁财改方案,此举与其解读为“蓝委”对国民党的内讧倒戈,倒不如说是吞不下蔡英文及民进党指控此案“图利财团”之抹黑。在辩也辩不清的情况下,唯有釜底抽薪挡下此案,才能避免民进党得了便宜又卖乖,将马当局收拾高铁残局的苦心反说成包藏祸心。此举果然奏效,“交通部”日前取得“接管”高铁的权力后,民进党立刻现出原形,担心其力挺的大陆工程等原始股东之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回头要求重启协商,希望找到一个更有利的方案。至此,民进党的盘算已图穷匕现。
不可讳言,台湾高铁提供的是超便捷的交通服务,但它的财务却也是一个超级烂摊子,不可能有两全其美或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原因是,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原始股东、银行团及公股投资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要争,朝野政治人物亦都想要插上一脚,或暗地为利益集团代言,或者纯粹为了政治杯葛。也因此,在商业利益与政治算计的纠葛下,再加上历经三任领导人留下的历史包袱,除非华佗再世,高铁之疾已经药石罔效,破产势在难免。
稍早,马当局之所以提出“延长特许四十年”的财改方案,避免高铁坠落破产之悬崖,主要原因是:一旦进入接管程序,台当局必须支付4000亿元(新台币,下同)收购所有高铁设施,此外约有3000亿元的合约争议诉讼赔偿要负担。若由台当局出资接管,意味每个民众平均要负担近三万元。如果以“延长特许”的方式解决,高铁不致破产,台当局不必出资,民众不必背债,票价可以调降;只是“减资再增资”后,原始股东的权益会遭到稀释。然而,当时间点还未逼近悬崖边上,各方都觉得还有时间及空间再讨价还价,蓝绿“立委”于是相继否决“交通部”的财改方案;然而,一面对接管的见真章时刻,大家才惊觉路已到了尽头。
对一般民众而言,高铁只要还在持续提供服务,只要票价合理又安全无虞,它的老板是谁、股东是谁,人们其实并不太在意。然而,当“立委”配合财团起舞,祭出各种抹黑手段阻三挡四,诚不知究竟是心系谁的利益?试想,就算所罗门王再世,面对高铁这样复杂的政经纠葛,他将有何妙计来分辨谁才是真心关心高铁生死的母亲?
如果细说从头,当然是大陆工程、东元电机等五大原始股东打造了这条高铁;但是,当年他们以“台当局零出资”为诱饵夺下这项BOT标案,然后逐步“请君入瓮”迫使台当局不断向高铁挹注资金,他们自己却一直拒绝增资。十年前“立委”质疑此事,当时的“交通部长”林陵三为原始股东辩护说,五大股东投资比率“不低于25%”,都算符合台当局的规定。而10年后的今天,五大股东的出资比率却已降到连2%都不到,而在高铁兴建过程中它们已藉工程承包赚得盘满钵满;如今一味摆烂,恐形同“弃养”高铁。这当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他们“始乱终弃”的行为就算难以惩处,也不该给予奖励吧?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