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生赴台读书。(资料图)
2011年是陆生入台的第一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台湾《旺报》31日社评说,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
毫无疑问,陆生来台这几年,在与台湾同学的朝夕相处之中,能具体而全面地认识台湾,透过他们的传播,也让许多大陆人深入认识台湾,陆生对两岸的民间交流与相互了解,有一定程度的贡献。台湾人热情、友善,纯朴的民风,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初次来台湾短暂停留的陆客感受,陆生也有相近的感受,曾有陆生用“世外桃源”形容台湾社会,台湾美丽而善良的例子,对他们来说,俯拾皆是。
台湾《旺报》曾经刊登台湾大学大陆生七七的文章说,台湾文化认知给我上了一课。在这里的街上总会有那么一些固定的日子,街边的店家不约而同祭上贡品点起香火,向神明祈求生意兴隆。中元节那天,我们在所长的带领下共同举行普渡仪式为大家祈福。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每年岁末,台大都会席开数十桌,在校长的带领下举行祭祖大典,向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皇帝表达敬畏之心,祈求来年平平安安。
这名陆生还感慨,说到两岸文化,有人从传统入手,从相同开始缺省,直到推演出如今的差异;有人直接从差别开始,无形中放大了每一个小细节,于是,文化隔阂就这么产生了。当这一切杂糅在一起之后,于是就有了我在这里的独特生命体验。
然而,长期生活下来,陆生也看到了“硬币的另外一面”,渐渐发现台湾的不完美,原来“台湾也是自卑的”。有陆生投稿《旺报》说,交流由浅入深,“我困惑了”,当他开始看到一些令人忧心的现象,听到一些并不悦耳的声音,才发现,接触带来的并非总是理解,而从前不曾被看到的误解 ,未必不是交流的另一个主轴。面对大陆的经济崛起,以及害怕被“统战”的社会心态,“以温良儒雅著称的台湾人似乎失去了应有的心胸”。
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使得陆生融入台湾社会的努力遭遇尴尬,他们在文化上视台湾为“同乡”,在现实上却不免面临“异乡”的排斥与隔阂,不能不说已成为许多陆生在台4年后的遗憾。这种社会心态的形成,与两岸政治现实有着莫大的关系。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