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不改“反中”思维
台湾《中华日报》23日社论也指出:陆生来台就读“利台”有四:缓解私校招生不足的严峻问题;透过来台就读的陆生改变大陆对台湾不友善的看法;增加台湾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两岸学生充分交流学习彼此之长。开放陆生来台四年来,这四个“利台”面向已逐渐具体显露。
所谓“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包括全球顶尖大学无不祭出各项诱因吸引优秀学生就读,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台湾既已开放外籍生来台就读,并且提供保费补助让外籍生纳入健保,怎能对陆生来台采取“三限六不”之外,又在政策上对陆生纳入健保体系进行限制?
根据台当局“教育部”统计,2011年开放录取陆生2141人,实际报到975人;2012年也开放2141个名额,实际报到989人;2013年增为2850人,实际报到1865人;2014年开放录取2734人,实际报到人数尚待统计。在诸多限制下陆生来台不如预期,原因之一是健保受限。
根据初估,目前总计约有5700名陆生在台就读,纳入健保后自行负担6成保费,4成由台当局补助,每年补助预算约3400万元(新台币,下同)。说多不多,却也是一笔预算,反对陆生纳保者据此认为台湾全民健保财务本就岌岌可危,如果将陆生纳入很快就会拖垮健保体系。惟套用台湾俚俗说法,持此说法的反对者毋乃“会算不会除”。
所谓“会算不会除”,就是对人只求眼前小利、不知放大眼光之讥评。因为来台就读的陆生都是2、30岁的青年人,对于健保给付、亦即看病的需求并不高,以台湾2、30岁年轻人年均健保给付9500元来说,陆生自付6成保费,较诸政府补助4成,陆生年均自付额为14400元,对健保财务非但不会拖累反而“不无小补”。说白了,陆生不是台湾健保的负担。
绿营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附带决议,要求陆生纳入健保应并合外籍生保费全额自付,莫非无视于教育国际化,将陆生和外籍生摒挡在台湾之外?这正是“反中心态”并发“封锁思维”所形成的荒谬作为。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