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系最近几日接连发表“世代图像调查”,其中虽然严谨将各世代的样貌具体描述,但报导内容也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世代以40岁为分界,呈现出“青世代”与“熟世代”两者间的对比;无独有偶的,近期天下杂志也以“我无所畏”为题,特别报导台湾40岁以下新起的一代。
“世代”的议题虽然是当前岛内外的重要焦点,但是世代的鸿沟却从来不是新鲜事。因此,在思考这样的议题时,或许也应考虑加入新的观点。
首先,就是跳脱传统二分法的思维模式,传统上习惯以二元论来对照新旧并评论好坏,这固然简单清楚的呈现出两者间的差异,但也暗示着这两者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比与互斥,甚至有着高下之别,而排除了看待两者间关系的其他可能。
世代虽有鸿沟,但未必全然是断裂而互斥的,人类社会本就由不同世代所组成,每一个世代间虽有差异,但基于人心与人性,以及相同的社会文化脉络,自然在差异和对比外,也有着类同与扣连之处。若从较为多元的概念来看,则不同世代间的关系亦可用环环相扣的系统理念来解释,一个社会老、中、青、幼各世代的价值观尽管各自独立有所不同,但也必然相互依存、彼此激荡以构筑此社会的整体样貌。
其次,对于世代议题的另一个迷思就是用固定的标签来解释一切。当我们在标签X与Y世代的特色或是评论50年代和70年代人的差异时,可曾想过当一个人从20岁过渡到30、40、50,乃至60岁时,本身也会因着年龄、经验、责任感,以及成熟度的增加而有所改变,换言之,50年代人在20岁时,可能也一样如调查中所呈现的创新却懒散,或是勇气十足,而当40岁以下的青世代步入熟龄时,也可能更为谨慎保守并认为年轻世代不负责任与欠缺包容。
这样看来,标签的存在并不应只是凸显差异,而该是在为了增进了解的前提下,勾勒出不同族群的样貌以进行沟通与对话,并期待透过互动而让整体社会有所改变与进步。每个世代即是不同次文化的年龄族群,人会成长增龄,文化也会有所改变,而多元社会本就有着各种面貌与声音,也有着不同需求与响应。
跨世代沟通时刻发生在我们的家庭、学校、社群、工作组织中和媒体上,虽然重要却不容易,相关报导提醒并说明了世代间的差异,但如何让了解差异成为有效沟通的开始,而非成为刻板印象与误解的说词,恐怕是每个世代都要面对和努力的。
想起李宗盛的歌“山丘”,当每个“青世代”“越过山丘”时,都需要有人拥抱与等候;而每个“熟世代”,“心里活着的也还是那个年轻人”,跨世代的对话与沟通其实没有那么难,也必然是“至死方休”啊!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