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联合报》23日发表社论说,如果光看3年5年,人们或许未必察觉到台湾太显著的变化;但如果把视野拉长到10年20年,台湾公共论坛议事能力的退化,其实已明显到让人惊骇的地步。近年台湾政治、经济的发展停滞,行政的怠惰与“立法”的紊乱,媒体及网络论述的幼稚化,恐怕皆与此有关。
社论说,台湾公共论坛的浅薄化与幼稚化,主要表现在几个面向:一、偏好强调对立和极端的观点,客观、中立、理性的意见往往遭到忽略;二、将公共政策议题“是非题化”,只求简单的是非黑白,而缺乏耐心和能力对更复杂的变量作进一步分析;三、常将个别问题夸大为普遍现象,并以个案来反诘或束缚整体,而却不知两者可以分开处理;四,遇到争议时,人们更在意的是谁如何选边表态,而不是如何共同研商解决问题。
正由于上述的浅薄化现象,台湾近年面对的政治失去动能、经济结构亟需转型、社会正义需要进行新的制度调整等,问题不断浮现;然而,却因为社会公共论坛失去理性讨论的能力,甚至连对话的意愿和空间都无法形成,使问题始终陷于难分难解或无法问津的状态。
事实上,早年在台湾的民主化过程中,朝野至少要靠着论述攻防来争取民众认同,当时,透过百家争鸣的作用,为台湾引进了许多崭新的政经思维;而如今,绝大多数的议题都几乎在“他是蓝营,她是绿营”这样的归类游戏中,葬送了对话及讨论的机会。包括原本活跃扮演社会中间角色的学者专家,许多人都在“非蓝即绿”的对峙中被迫选边,或者被迫选择噤声;在这部分的意见被抽离或排除之后,有助公共政策形成的成分就更单薄了。
举例而言,最近《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在“立法院”的审议遭到民进党杯葛,理由是示范区的开办将使台湾大门洞开,民间忧心岛内产业“挺不住”。此处可以讨论的有几:第一、民进党执政县市长对此政策表示欢迎,认为有利地方经济发展;但民进党中央却意图全面杯葛,这是基于民进党的利益或台湾利益?第二、若觉得大门不应洞开,那么是否能讨论修改某些开放门坎,使之符合台湾利益,而不是全盘否定整个构想。第三、任何开放对不同产业皆有得有失,重点是整体利益必须利大于弊;而民进党所谓“产业挺不住”,究竟是哪些产业,其实大可具体指明,才能聚焦解决。
事实上,回顾从《服贸协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以迄《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之争,台湾朝野政党的交锋几乎不外那几句台词:执政党方面总是警告“如果不做,台湾经济即无活路”,在野党总是声称“如果开放,台湾产业必死无疑”。事实上,如果双方果真在乎台湾经济的未来,为何不能坐下来谈一谈:哪些优势产业是经济发展主力,必须给予足够发展空间;哪些产业不能听任牺牲,可以透过什么方式提供支撑和保护?然而,上述所有法令都在“产业保护”的大帽子底下卡住,就连本周末将召开的“经贸国是会议”,也由于在野阵营的抵制,台湾连寻求对话的机会都难如登天。
便利商店应不应该进驻兰屿,曾一度被简化为“财团或现代商业对传统的侵犯”,但经过一番讨论,各方至少得到了“尊重兰屿人选择”的结论,这是难得的积极案例,当然其议题本质也相对单纯。反观其它议题,例如核四存废,民进党利用林义雄的静坐、马当局利用“封存”的巧门,联手剥夺了人民公投的机会,却对岛内能源供应问题一无严肃讨论;例如318学运,将反马、反中、反全球化、反自由化、和追求世代正义捆成一团,它的呈现方式令人惊艳,但它留下的余绪恐怕与它渴望解决的方向正好背道而驰。
扪心而问,仅看近10年,台湾在政治文化上、在财经治理上、在法制发展上、在社会正义上,可曾引进过什么新的思维,或发展出自己的解决模式?答案恐怕是屈指可数。原因无他,蓝绿板块的倾轧对峙,已造成台湾的公共论坛两极化、浅薄化及幼稚化;而中间地带的消失,不仅意味着专业意见的崩解,也说明社会共识的不复存在。也因此,当所有议题都变得无可讨论的时候,人们只好每天关注卤肉饭和便当的价格,哀叹22K的命运,这就是我们对经济议题所能讨论的层次!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