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社论《两岸文化合作精义何在》指出,“两岸文化合作,不必在意什么框架协议,彼此用心交流,细心领会共同的文化特质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差异,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共同丰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并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与认同,这不就是两岸文化合作的精义所在吗?!”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5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见中,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习近平的讲话,是在台湾最近发生“太阳花学运”等反两岸服贸协议事件以及台湾政局因此发生剧烈震动后,大陆最高领导人首次对两岸关系及其未来发展做出的回应和解答。从习近平阐述的“四个不会”——“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中,人们看到的是大陆领导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信心以及战略定力,看到的是“两岸一家亲”和“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的理念和善意、诚意。有了这样的信念和意志,两岸关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风雨雨,都能做到不管风吹浪打,不改和平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这种战略定力和意志的后面,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是“两岸一中”和“两岸一家亲”的概念。在这个论述中,表层是两岸的国家民族认同,内里血脉相连的,是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共同文明构成的文化认同。可以说,共同的文化是两岸之间最大的公约数,也是连接两岸最牢靠的精神桥梁。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