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两岸外销转红 还应居安思危

2014年06月12日 14:4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12日发表社评说,上周资料显示,两岸外销都由黑转红,在两岸政治气氛低迷情况下算是一项喜讯。台湾出口已连续4个月正成长,5月出口达1.4%,为历年同月第二高;大陆由4月0.9%的出口增长,猛增到5月的7%,贸易顺差359.2亿美元,为2009年2月以来单月最大顺差。

  社评分析,两岸外销回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欧等经济体的复苏。台湾对美欧出口已经连续多月上扬,5月对欧洲成长更达到5.8%。大陆方面,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显示出口订单大幅回升。大陆5月外销出口先导指数为42.3,较4月提升0.4,已连续3个月提升,预示未来数月大陆出口将继续好转。

  与此同时,两岸贸易也在“服贸风波”后有所回温。据大陆海关8日发布的资讯显示,5月台湾对大陆外销表现首度由黑转红,贸易额为173.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5%,出、进口年增分别为4.28%与14.64%。

  全球景气回暖带动外销转红,自然是两岸经济的福音,尤其对于“出口导向经济体”台湾来说,出口就是经济的生命线。但从居安思危的角度来看,两岸经济存在的风险并未因此消除,决策者不可因循懈怠。

  大陆方面,虽然5月出口猛增,但也动辄出现5%左右的波动。原因在于大陆经济处在转型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压力较大,行业正在剧烈调整。此外,5月大陆海关资料显示,进口出人意料地同比下跌1.5%,说明内需疲软。

内需疲软主要表现在原材料和大宗商品进口下滑,根本上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走低。近半年以来,大陆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变化,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下降,城市家庭对不动产投资意愿从去年底起已连续6个月下滑。

  《旺报》社评说,大陆正处在从出口转向内需的过程,对于经济整体的增速放缓,外销回暖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提振效应。大陆当局需要坚定改革措施,着力培育房地产以外的核心消费群,如服务业与网路产品,才能填补房地产市场放缓后的空缺。

  台湾“浅碟型经济体”的特质,外销远比大陆来得重要。在全球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之时,台湾出口也出现连续增长。但我们必须看到,台湾出口产品的结构与竞争力并未得到有效加强,两岸经贸也潜藏着危机。

  台湾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在于:外销产业升级步伐过于迟缓,一方面无法跟上美欧、韩国的步伐,走进价值链的上游;同时又面临大陆企业在中低端的竞争,两岸产业合作也因朝野意见纷陈而步履迟缓,无法趋利避害。

  同时,台湾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难以看出积极变化,还是以电子产品为主,整体景气与该产业的波动过于密切。台湾服务业占GDP的7成,但外销金额甚至不如泰国与澳门,更不用说与“四小龙”中的其他经济体相提并论。

  两岸贸易方面,虽然5月有所回暖,但未来隐忧不可小觑。事实上,在严查虚假资料背景下,两岸贸易已比去年同期下跌12.2%。此外,许多媒体也注意到,5月韩国已经领先台湾,成为大陆第六大贸易伙伴。尽管许多学者专家一再呼吁要注意韩国与大陆签署FTA的影响,但是实际数字还是反映了这项事实,这对于台湾来说是一大警讯。

  台湾与韩国出口商品中有7成相似,是绝对的竞争对手。随着中韩FTA加速推进,两岸因为“服贸风波”暂缓协商,此消彼长的事态将更加明显。对此,9日台当局“经济部”已经示警:中韩FTA即将完成,台湾出口将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两岸都面临经济上许多难题。面对美欧复苏带来的一时景气,两岸不可过于乐观,而要适时解决难题。大陆需要让房市平稳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台湾则要加快转型,推动服贸出口,扫除两岸经贸之间不必要的政治障碍。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