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设两岸关系试验区 为整合找出路

2014年06月10日 08:4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一家亲”理念下,两岸产业资源自应共享,经济要融合,目前虽然仍有一些乱流,但这些都已成为明显趋势,假以时日就会回到正轨。台湾《旺报》10日发表社评说,但在经济层面之上,两岸仍必须面对政治与社会体制差异问题,因此,寻求政治与社会层面的“互相包容”应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双方主政当局,研究建立“两岸关系试验区”,尝试让彼此关系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道,为两岸政治与社会整合找出路。

  社评提出,两岸关系试验区应由两岸各划出一块地域,相连结而成,其中要试验的,是双方相互“撷长补短”后,所形成的一种政经社新体制和新机制,且由双方共同管理及共同运作。

  这种模式,目前在福建平潭岛已有雏型。平潭对台综合实验区早在2010年已提出两岸“五个共同”方针,分别是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平潭岛这些两岸“共同”,实际进展局限在经贸方面,尚未能延伸到政治与社会层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以往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有关,更重要的是,平潭岛近旁缺少一个台方岛屿,来和平潭就近互相影响及互相促进,所以平潭虽宣称要“两岸共同”,实际上仍一直是“以我为主”,就是在“非经济”事务上,仍是以大陆的体制和机制为本,而未能吸纳引用台湾长处以作创新。

  从这个角度看,金门和厦门,更适合作为“两岸关系试验区”场域,因为两岛相距仅数公里,且两边民众往来已非常密切,相互贸易与投资亦甚为繁盛,甚至在价值观及文化思维方面,因“闽南乡情”的作用,目前也有了明显的共通性。在这种情况下,若能把金门和厦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试验两岸新型合作关系的区域,其前景颇有可观之处。

  社评认为,“金厦试验区”的建立及发展,可分为几个步骤来走。第一步,促使两岛经济往来完全自由化,最好能由两岸政府分别设立“金门自由贸易区”和“厦门自由贸易区”,并由两个自由贸易区完全“对接”。这其中还有一项硬体工程,就是金厦两地民众梦想已久的“金厦大桥”,应尽速开工建设,以期早日完工投入使用,成为该金厦试验区的脊梁。

  第二步,共同规划分区发展。即金厦两岛各个分区的发展定位,由两边官方共同协调及设定规划内容,譬如,文教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摆在金门,高科技园区和会展中心主要设在厦门等,以此类推。

  第三步,在基层实行社会与政治创新。这方面可以多多引用台湾的“社区民主”模式,即由居民自行普选出社区管委会成员,且由管委会全权掌理社区公共事务。但管委会运作过程中,也应该吸收大陆“协商民主”风格,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第四步,统一双方学制及合编新课本。即两岸关系试验区内的教育制度,应结合两岸之长处,作创新安排,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年限、升学考试方式、校长聘用规定等,均可兼容两岸原有优点。其次,中小学所用课本,亦可以现有两岸分别使用版本为基础,进行整合重编,使新课本足以教育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下一代。

  第五步,打通双方行政法令规章。就是消除当前双方行政部门运作规范之歧异,以推出一种两边均可接受的新规范。换言之,从户政、公安、环保、医疗,到厂商登记、口岸管理等行政事项,都采取具有“两岸共通”特色的新规范,使两边民众得到最大的便利,也给地方发展增添动力。

  总的来说,两岸关系试验区,不只试验新的经贸交流合作模式,也试验新的“社会生活”和“基层自治”方式,连文教与行政的制度也要创新。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都是协调及整合两岸原有规范而来,可说是两岸“优势互补”的代表作,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力道将非常巨大。

  社评最后说,金门厦门试验区如运作成熟,成果可以逐步复制、推广到两岸各地,届时,两岸的全方位融合,大方向就明确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