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8日发表社论说,岛内绿营人士在思考两岸关系时,对大陆经济与金融风险问题总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甚至希望中国经济崩溃,台湾才有机会摆脱中国大陆影响力,实现“独立建国”。在经济政策上,也希望假设中国大陆不存在,台湾与西方国家自成经济体系运作。
台湾“中央银行”5月29日发布第8期《金融稳定报告》,并以专栏《中国大陆经济转型改以内需主导之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大陆经济转型对台湾出口及经济成长的冲击;立即引来某“独”派媒体的批评,趁势指责马当局执政6年,让台湾尝到过度仰赖中国大陆的恶果,包括出口及经济成长动能大减。
社论指出,事实上台湾经济快速增强与大陆连结,始于陈水扁当局时代。于2000-2007年间,大陆经济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出口成长率平均高达22%,带动亚洲国家中间原材料出口的成长,形成以大陆为核心的供应链网路,外溢效果带动了台湾经济的持续成长。适时台湾投资不振、民间消费低迷,经济结构出现重要转变,拉动经济成长的引擎从投资、民间消费转为货品及劳务净输出。换言之,两岸经济连结深化,不是台湾的选择,而是大陆经济快速成长的结果。
这段期间大陆地区(不含香港)占台湾出口比重从17.2%提升到30.1%,太挖宝出口平均成长率达9.5%。依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研究,亚太经济体出口成长和大陆出口相关性最高的前3者:2000-2005年为香港、日本和台湾,2006-2011年则为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大陆的发展和台湾经济已密切关联。
大陆也是台商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于1999年,台当局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仅占核准对外投资总金额的28%,2000-2007年该占比大幅提升到60%,近5年又增至72%。2013年台湾上市、上柜公司赴大陆投资1122家,占全体上市(柜)公司1447家达78%,亦见大陆对台湾经济有深切的影响。
大陆也是台商重要海外生产基地,台湾外销订单海外生产(所谓三角贸易)比重于2000年仅13.3%,2007年大幅增至46.1%,2013年又升至51.5%。于2013年台湾岛内生产毛额(GDP)4,89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加140亿美元;其中三角贸易净收入金额193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对GDP成长的贡献率约17%;而在海外生产的占比中,大陆从2000年的70.3%升至2007年的90.9%,2011年复升至92.7%,显示大陆经由三角贸易对台湾经济的成长有重大帮助。
从以上出口、对外投资与海外生产3个层面观之,两岸之间经济的关联不仅深度加深,广度也持续扩大。即如IMF的研究报告指出,大陆投资若减少1个百分点,台湾经济成长会下挫0.9个百分点;其中,大陆非制造业部门投资若减少1个百分点,台湾经济会下降0.75个百分点,种种数据显示出,繁荣安定的大陆是带动台湾经济繁荣的主要力量。
近年大陆经济进入转型期,台湾“央行”的报告同时指出,大陆一方面致力于以内需市场带动结构转型,另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及进口替代政策,本土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台湾出口造成冲击;换言之,台湾面对的,一边是机会,另一边是挑战。机会指货品及服务市场所潜藏的庞大商机,尤其是服务业方面,去年大陆货品贸易顺差达2600亿美元,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却高达1220亿美元;另外,依大陆初步统计,去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虽首次超过工业部门,但占比仅达46.1%,距先进经济体的70%仍有相当落差,足见内需市场将是未来带动经济成长的引擎。
所谓挑战,是指大陆平均8-10%的高关税和非关税障碍,及大陆本土企业的竞争。依据IMF的报告,大陆消费品进口仅占全球的2%,但其消费品市场却占全球的5%,显示出大陆的内需市场存在某种程度的进入障碍。
面对机会与挑战,整合是增进两岸安全与繁荣的关键,两岸政治关系已较前稳固,与大陆的贸易协定不仅是交易,更是为与大陆及邻近国家进一步整合铺路,此对台湾的未来极其重要,两岸服贸和货贸协议都应尽速签署、实施。
社论最后说,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没有安定繁荣的大陆,就没有安定繁荣的台湾,所谓中国经济崩溃是台湾的机会,更是昧于事实的愚蠢之见,不值一顾。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