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对照菲律宾化的经历 台湾不出冷汗?

2014年05月19日 15:5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19日发表快评说,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杨秋兴不久前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台湾正走向菲律宾化的路途上,台湾再这样下去,一定是被边缘化。这世代的年轻人未来会很辛苦。

  我们知道,所谓的“菲律宾化”就是政治错乱,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从富裕沦落为贫穷的意思。

  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曾是亚洲第二富有的国家,但是目前菲律宾却成了亚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经济政策的混乱与失落也是“菲律宾化”的特征。专家储昭根曾分析指出:菲律宾错失一次又一次的保持经济增长的大好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期,第一波产业转移浪潮到来,菲律宾原可凭借其进口替代工业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替代工业。然而,菲政府却继续固守和保护本国日趋市场饱和的进口替代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波产业转移浪潮到来,许多东南亚国家抓住时机,相继颁布有关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与法令,推动了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菲律宾虽然也颁布相似政策,但马科斯政府工作的重点并不是发展外向型工业,而是继续扶植其朋党控制的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因而丧失了利用国际资本转移的第二次机遇。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因日元、韩元、台湾新台币对美元升值等原因而引发的“亚太资本”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第三波产业转移浪潮中,菲律宾又因国内政局动荡、治安紊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放政策执行不力,政府效率低下等原因再一次错失机遇。

  1960~1970年期间,菲律宾GDP年均增长5.1%,1970~1976年期间为6.3%,1973~1979年间,曾达创纪录的6.9%,高于联合国规定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标准。然而,主要依靠债务和垄断维持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从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增长势头连年下降。80年代初世界经济衰退所引发的初级产品需求和价格下跌,全面恶化了菲律宾的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马科斯终于撑不住了。以1983年8月阿基诺被暗杀事件为导火索,菲律宾国内燃起了对马科斯的强烈不满,经济、社会和政治陷入动荡。1984~1986年菲律宾积重难返的经济和失败的工业化模式全面崩溃,1984、1985两年经济增长率均跌至-7.3%,198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50%。

  评论说,对照菲律宾的政治与经济崩溃经历,台湾能不出冷汗?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